【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贴】
在园艺杂志的惑引下,我们在后院的花园里避风的角落开辟了一小片蝴蝶的专用区,搭配数种花草,不但有供给花蜜给成蝶喝的鲜艳花种,还有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能让它们产卵,让毛毛虫藏身安心成长的小草。依样画葫芦似的把这个“蝴蝶花园”弄好了,蝴蝶居然来了。
有了这个成果,我们又想进一步地去吸引蜂鸟。顾名思义,蜂鸟虽然是鸟类,但飞起来却像蜜蜂。仗着体形娇小轻盈,靠着翅膀快速的煽动便可以凌空停留在花旁,探头用长长的尖嘴从花里一口一口地吸取花蜜,良久不动。它们有高度的飞行技巧,有如会轻功的武林高手,据说不但可以凌空不动,还可以倒飞,头上脚下地飞,绕圈子地飞,各式各样的花式,让人百看不厌。
看书上说蜂鸟偏爱喇叭状的红花,便兴冲冲的去买了一株trumpet vine(喇叭花,炮仗花)回来孝敬蜂鸟大爷们。不料,trumpet vine只长叶,不开花。 网上一查,说是要2-3年才开花。 只好先买个蜂鸟饲养器,
这个饲养器是专门为蜂鸟设计的,鲜红色的瓶子内装鲜红色的糖浆引诱它们的视觉,底座上小小的开口刚好让它们长长的尖嘴伸进去喝糖浆。现在最新的设计还有给它们落脚的地方,让它们不用猛煽翅膀就能在那里喝个够。要是我们将来观察到很多飞不动的胖蜂鸟的话,罪魁祸首是谁就很明显了。
买了饲养器,还得买糖浆。先买了一种专喂蜂鸟的粉,按照指定比例加水调好,装好,坐等蜂鸟上门。不要看我们这糖浆不收钱,蜂鸟还很挑剔。显然是不合口味,它们一点面子都不给。一星期里小鸟来了两三次,都是尝一口就走了。丈夫发誓看到了一只蜂鸟轻缀了一口(我辛苦调制的)糖浆,“呸”的一口狠狠地吐出来,就怒气冲冲地飞走了。
再上网查,原来喂蜂鸟要特小心。糖浆不能放太久,会酸, 盛糖浆的容器要干净,经常洗,不然会有味道。据说蜂鸟有记忆,吃到不好吃的会记住不再来,还会告知同伴。吓得我赶紧认真洗瓶子,改良食谱,增加浓度,25%,50%,75%,100%, 直到最后加粉到糖浆饱和,不能再溶为止,都没效果。蜂鸟不肯喝。丈夫说“完了,你上了蜂鸟的黑名单了。”
第二年买一种糖浆对水,蜂鸟才真正来了,只见它喝了一口,顿了一顿,再喝了第二口,接着又喝了第三口,第四口。呀,我们终于赢回得它们的首肯!松了一口气。这种糖浆显然很好喝,蜂鸟来之不断,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打仗。饲养器上有四个口,按理说四只鸟可同时一起喝。可每次只要第二只蜂鸟一靠近,第一只鸟就会马上怒气冲冲地对它冲过去,两只鸟在空中翻滚缠斗,吱吱喳喳的乱叫,从后院的一头打到另一头。很难想像那么小的身子居然能出那么大的怒气。谁知道经过了好几年的恶斗,就在这篇文章截稿前夕,它们居然决定握手言和了。从昨天开始,一连好几次我们看到了两只蜂鸟一左一右共享糖浆的和平景象。可惜还没有捕捉到这个镜头。
虽然蜂鸟来光顾我们这个小吃摊的次数相当地频繁,但是想要照两张它们的照片还真不容易。蜂鸟现身的时候,往往是先闻其声,后见其影。但不要被蜂鸟的娇小身材给误导了,它翅膀煽动的声音出奇的大,频率也低多了。一点都不像蜜蜂似的嗡嗡作响,反而比大力煽布蹼蹼的声音近一点。这时千万不要转头去看它。它们的警觉性特高,一转头就会把它们吓跑。就算没吓跑,它们也是喝几口就走,从来不久停。要是看到它来的时候才伸手去拿照相机,等把焦距调好,它也喝完走了。最后鼠老公决定来个“守株待兔”:搬个凳子坐在饲养器前(伸缩镜倍数不够),把照相机开着,先把焦距调好,镜头对准了饲养器,一动不动,做石像状。他喃喃自语的说是要像猎人般的溶入自然背景,也不知蜂鸟买不买他的帐。倒是忠心耿耿的狗狗CP,一听说是要打猎,马上守坐在旁边做猎狗状。偏偏她实在是只冒牌猎狗,又搔痒又喘气的,不知吓跑了多少蜂鸟。幸亏不靠她打猎来养家,不然我们都会变成瘦身老鼠了。
老公万事俱备,拼着耗尽电池,就等蜂鸟入瓮。也就是靠着他这个傻劲,才捕捉到了这些照片。
体重 3-4公克, 身长 8-9公分
呼吸每分钟250次,
心跳 每分钟250次(休息),1220次(飞行中)
翅膀煽动速度: 每秒60-80次
飞行时速: 一般40公里,最高65公里(求爱俯冲)
迁移时,能一口气飞越墨西哥海湾(全程845公里,20小时)
每天要吃与体重相等的食物,每五到十分钟吃一次,每次30-60秒
黑猫系列: 黑猫的秘密花园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贴】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贴】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贴】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贴】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贴】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贴】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贴】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贴】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贴】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贴】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贴】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贴】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贴】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贴】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