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起《一个人的雨》

(2009-04-19 11:58:32)
标签:

杂谈

                                           梅若梅/文

 

    郑州在下雨,不大不小,不紧不慢,仿佛着了叶绿素,使得绿的更绿,不绿的也汪了绿意。这时,想起一首音乐《一个人的雨》,想起,曾经浸湿在《一个人的雨》里的心情和文字。

 

                                     《一个人的雨》

 

    这些天,一直在听《一个人的雨》,柔曼玲珑的琴音里,雨脚很轻,刚好覆盖窗外的喧嚣。说来也怪,刚还是晴空万里的天气,转眼,便浓云掠起,雨下来了。


  我推开窗,风趁机溜了进来,桌上的书被它们搅得哗哗作响,遂想起一句诗来:清风不识字,何需乱翻书。倒觉得风极具识文断墨的雅致。

 

  雨噼噼啪啪地往下跳着,我极渴望一种灵魂被淋湿的感觉。于是,我把头伸向窗外,我看到一个孩子在雨中嘻闹奔跑,他的快乐被雨水浇灌着,湿润而饱满。这一幕,仿佛在哪儿看到过。什么时候,这样的场景——

 

  是《雨中曲》,是金·凯利,他在雨中狂欢,其实是和雨共舞着一种情绪。他把快乐诠释成一种即兴元素,被雨酣畅淋漓地吸纳着。他的皮鞋在积水中踩出欢快的节奏,他把手中的雨伞挥舞成了幸福的符号。他的快乐感染了我。于是,我有了多次在雨中狂奔嘻笑的快乐。我开始讨厌一把被人叫做安全的伞,可有时,伞又那么可望而不可及,大雨如注,没有伞,雨中的慌乱和无奈,从我的心头悄悄滑落——

 

  是《孔雀》。一家五口人,和煤,做煤,等待着太阳把它们晒干。可谁能预料那一场雨呢?来得如此突然,如此猛烈。妈妈徒劳地拿出来两张小得可怜的塑料布,爸爸努力着用黄土垒水坝。然而,雨还是太大了。五口人无奈地站在廊檐底下,看着煤被雨水无情地冲走。这个时候,姐姐冲进了雨中,她滑倒了。她的一脸倔气,是对无奈的抗争,可生活远比个人强大——

 

  仍是未曾预料的一场雨,冲走了麦场上的祥和之气。气氛比雨脚都紧,爸妈大声招呼我回家拿塑料布,然后又哄着弟妹把半干的煤球往一块放。等我拿来了塑料布,雨已经淋透了很多东西。塑料布仍是太小,眼看着一部分煤被雨水冲走,爸妈的表情既无奈又心痛。我则想,如果有一把很大很大的伞,该多好,可以把我们和煤都罩在下面。

 

  后来,我才知道,雨总比伞大,生活总比个人大,有时就是那样的无能为力。雨停了,太阳依然当空照。爸妈知道,冲走的煤是拾不回来了,生活还得继续,爸妈招呼我们继续做煤。笑声又起来了,一串一串,穿透那个暖黄的年代,向我奔来。

 

  这三个细微的场景,云一样,悠然着合拢起来,聚成一场一个人的雨,落下,牵出了我的串串怀想。雨后的心,澄空碧净,如回故乡,如回自然。而记忆中的三个场景,融合在生活的暖色里,分不清哪个更鲜艳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足迹(六)
后一篇:回归(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