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嫂娘郑州:城隍庙的尴尬

(2007-10-25 16:26:15)
标签:

我记录

城市印象

人文/历史

嫂娘郑州:城隍庙的尴尬 
 

   在郑州十年了,从城隍庙门口经过有无数次,印象深的也就那么几次。一次是城隍庙放电影,免费,都是些诸如《芙蓉镇》之类的老片子,我对此颇感兴趣,却因有事未能如愿。第二次是春节前后,城隍庙有庙会,红色的灯笼,嫂娘郑州:城隍庙的尴尬红色的大门,于冬日高远蓝空下,显得格外清艳悠远。巨大的告示牌上,写着各种各样的民间工艺品、民间艺术表演节目,很是诱人。我却还是没有进去。

 

   又一日,行至城隍庙门口,竟见出出进进的人,不似平日稀少。许是出于好奇吧,我终于踏进了城隍庙的门。城隍庙的大门为悬山式屋顶,绿色琉璃瓦,石方柱。进去,先是硬山式屋顶,灰色布瓦的前殿,跨过红色木门,右拐直走,眼前的一切让我惊讶。戏楼前,有三个时尚前卫的小伙子,他们在摄像师的提示下,不停地摆着造型。细瞅,原来是河南电视台在拍一档节目。和戏楼正照着的是大殿,大殿里端坐着城隍爷,时时看戏的样子。大殿前,香雾缭绕,许愿的人虔诚而安静。我惊讶的是,时尚与传统,动和静,在这里竟是和谐,谁也不排斥谁,谁也不干扰谁。

 

   而戏楼和大殿的建筑形式也不同,戏楼属双重歇山式屋顶,有19条屋脊纵横斜插,置鸷吻脊兽,绿色琉璃瓦;大殿为单檐歇山式屋顶,绿色琉璃瓦,正脊两端置琉璃大吻,上为琉璃高浮雕龙、凤和麒麟,处处有动态,给人以活灵牡丹脊饰,脊中竖狮嫂娘郑州:城隍庙的尴尬子宝瓶,垂脊置仙人走兽。中国古代建筑大屋顶常见的只有三种形式,即歇山式、悬山式、硬山式,城隍庙能三种形式兼而有之,可见在建筑艺术方面,已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

 

  我拿相机拍照,很是谨慎。因为很多地方的宗教都是禁忌拍照的。然,我发现,没人注意我,他们的心都在美好的愿望上,他们的眼里只有一个城隍爷。他们的虔诚,让我对他们心生敬意,也对城隍爷心生敬意。

 

   也许你会说他们太过迷信,但,正因为他们有信仰,有寄托,心存祖先文化,心存美好愿望,庙内的厚重文化才得以延喘。

 

   据说,我国古代的城池内多建有城隍庙,城取自城墙之意,隍是城壕的嫂娘郑州:城隍庙的尴尬意思,庙内祭祀的多为地方名士,人称城隍爷,其职责是教化民众,确保地方安宁。郑州城隍庙距今有500多年的历史,供奉的是汉刘邦麾下大将纪信。汉高祖刘邦三年(公元前204年),项羽围刘邦于荥阳,危难之中,纪信冒充汉王,使刘邦得以逃走,当时的百姓就在城隍庙内供奉起这位忠义之士。据称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八就是这位城隍爷的生日,十里八村的百姓都会到城隍庙烧香祭祀,戏楼上还要唱大戏,看者云集,就招徕了小商小贩,于是就形成了庙会。  

 曾经人声鼎沸,香火绵天的城隍庙。如今,很是惨淡落寞。听讲解员说,他们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城隍文化,可谓是想尽了办法,庙会,放电影,评书,戏曲,诸如此类的节目办了不少场,但除了早上烧香许愿的,还见些热闹外,其它的时间段,仍是很少有人进来,尤其是年轻人,他们不屑来这里。

 

   的确,许多人如我一样,从它门前经过,看上几眼,甚至目不斜视,过去也就过去了,了无痕迹。有说,城隍庙是最能体现汉民族祖先崇拜的一种文化符号。可新一代的人对祖先传下来的文化早已失去了兴趣,这也不能苛责他们,毕竟社会文明越来越发达。如此下去,我们祖先的地位和遗留文化会不会越来越尴尬呢?

 

嫂娘郑州:城隍庙的尴尬

孩子随大人进来烧香还愿,只是好玩。

 

 嫂娘郑州:城隍庙的尴尬

城隍庙前乞讨的老人,有三四个。她们也知道信仰的力量,知道烧香许愿的人此刻最富同情心。

 嫂娘郑州:城隍庙的尴尬

民间手艺人,正在精雕细刻

 

嫂娘郑州:城隍庙的尴尬

大殿前,香雾缭绕,许愿的人虔诚而安静。

 

嫂娘郑州:城隍庙的尴尬

河南电视台在拍一档节目。和戏楼正照着的是大殿,大殿里端坐着城隍爷,时时看戏的样子。大殿前,香雾缭绕,许愿的人虔诚而安静。我惊讶的是,时尚与传统,动和静,在这里竟是和谐,谁也不排斥谁,谁也不干扰谁。

 

嫂娘郑州:城隍庙的尴尬

一种信仰

 

嫂娘郑州:城隍庙的尴尬

后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