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信手拈来 |
人生的历程不同,世味是薄是淡,感觉不同,感受也就不同。有的人在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欢乐场中升官发财 ,直步青云,津津有味。他们宁可在夜总会消蚀一夜,在股市里潮起潮落。至于三月风情,陌上花开,秋水长天,对他们来说毫无知觉和美感。
“陌上花开,可媛媛归矣”。第一次读到这句话,就有一种千古的温情力量穿透而来。王世禛曾说:“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二语艳称千古。
后来,我看到了很艳的一个典故: 吴越王钱廖的一个爱妃在江南临安的阡陌上赏着杨柳依依,飞棉滚滚,尽赏三月风情里的野花烂漫,轻爽浪漫。而钱廖是一个国家的国君,多少军国大事等着运筹帏幄。三千后宫佳丽尽皆婉转承欢。然而他想念远在江南阡陌的爱妃,于是,写了信派专人送来,短短的信笺上他写着:“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我被这个故事打动了。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没有一个字说想念,但却含思宛转。那种体贴入微,以及对春的倾心、对慢的乐趣在岁月的感悟中弥久历新,每每吟咏,溢齿留香。时间也似乎被撩拨得花影般招摇,杨柳般飘逸了。
我不知道那爱妃在读到这封信后会做何反应,而千年之后的我读到这一句时,直觉得书卷香气弥漫,柔情缓缓涨满,直恨这一句不是给我的。吴越王的如是温柔真叫人千回百转。“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这句送话给横刀立马成天下却少读书的吴越王来说是最恰当不过了。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苏东坡以旷达之胸襟,写下了《陌上花》这样哀思婉转的诗,这里的陌上花和缓缓归没有吴越王对爱妃的体贴思恋,却是对身世飘零、国家兴亡的感慨。犹似“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现如今的陌上花开缓缓归却成了和自然亲近的一种境界。春天里陌上有花开,秋天也同样有花开、花凋。只是这春天里透的是绿风微暖,红杏枝头。秋天却是频花渐老,桐叶飘黄。
因此,秋天的陌上花总难免引起文人的感叹,思人的伤怀。
“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的凄凉和落莫便会自然而然的漫上心头,对生命朴素而恬淡的感叹自会从那陌上花中缓缓浸入心灵。
只有感受到人与自然的融洽,生活才更美好。同是陌上花开,春天是一种境界,秋天又是另一种境界,但都可回入自然、缓缓归。
想到今时山野路边,也应该春花遍野了,那些花儿在风中摇曳,明媚而热烈。是否有归人踏歌而行呢?是否有游人款款低回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