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这是张岱的小品《湖心亭看雪》,是《陶庵梦忆》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因为干净的素洁一新,就如一幅极淡的水墨画。动静醒目,空间通透。
 
  
夏日的一个炎炎午后,不知怎么竟想起了《湖心亭看雪》。于是,赶忙找了出来。朗诵几遍,顿觉通体舒泰,满口生津了。那干净是一种精神,仿佛把雪传入了炎炎夏天。
 
 张岱把《湖心亭看雪》渲染的极淡,他以一种冷竣简单的姿态在宣纸上洒墨点滴,于是,那清新的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便点活了整个主题。简简几笔,不偏不倚,不轻不浮的现出烂漫的从容,有酣畅淋漓之味,并引出了天水长远的大境界。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也宣染了“苍海一栗”的一种人生感悟,这种感悟让看似秀影浮动的小品文更具沧桑感。
 
  
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淡淡的几笔,是一种痴,是一种追忆逝水年华的情绪,这情绪不是沉痛,而是久扣柴扉门初开的从容蕴藉。因此,它让人陶醉并咀嚼回味,它让人把这风景化成心灵慰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