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信手拈来 |
刚打过麦的麦秸秆,在阳光下跳跃着新鲜的颜色。太阳味和麦子味拧在一起,蒸腾出一股干燥的清香之气。大人们把麦秸垛成一个个硕大的蘑菇状,垛顶用黄泥压匀,等着秋后沤粪用。而孩子们只对耀眼的麦秸秆有兴趣。
做麦管其实很简单。只要在麦秸垛里挑上一根又亮又圆的麦秸秆,截成香烟长短的模样,然后在麦秸秆的另一端平均撕开一寸左右的三瓣或四瓣来,折成和麦秸秆垂直的水平,麦管算是做成了。接下来该去田间地头找野葡萄了。野葡萄和绿豆大小差不多,未成熟时是青绿色的,熟透后黑紫润亮,扔进嘴里,轻轻一咬,满口生津,又酸又甜,甚是好吃。
熟透的野葡萄都被我们吃了,青色的野葡萄自然就用来吹着玩了。把麦管含在嘴里,就是把麦秸的清香浸在口中,仰起脸,把青葡萄放在麦管另一端的四瓣上,然后轻轻吹,青葡萄便裹着一团光影在空中翻腾旋转了。葡萄在空中的时候,可不能笑,否则,便会“人仰葡萄翻了”。那会儿,小伙伴们看着谁吹的时间长就会眼气,眼珠子一转,拿手胳肢那人的痒痒。那人一扭身,噗哧笑了,葡萄随着笑声在光影里抖得花枝乱颤,终是“忍俊不禁”,滚落在地。其他人一哄而散,只留下后面的笑骂声。
到了晚上,孩子们一起跑到麦场上,在夜风的吹拂下打闹嬉戏。我最喜欢躺在麦秸垛上,没风也不要紧,因为月亮升起来了。月光如水,沐浴着,就觉得清凉通透了。
把麦管含在口中,对着天空深吸一口气,凉凉的月光就被我吸进了五脏六腑,虽然没有余光中先生所说的薄荷味,却是麦秸的清香味。随着月光的下咽,体内也被麦秸的清香缠绕着了。
月光下,一个蘑菇样的麦秸垛,一根清香干净的麦管,再有一个吸月光的赏月人。远看了是我是景致,近看了是过去。是的,我在过去的岁月里用麦管吸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