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328) 13No.10 城市优倍早餐--世界残酷 早餐温柔 5月28日上市

标签:
城市画报文化 |
分类: 城市画报2013年各期介绍 |
「刊首语」
假如杂志是明星
大家都把杂志当媒体看,用媒体的规律来分析。
假如——杂志是明星呢?
这个假设,其实来自某场活动与一个熟人的窃窃私语,他顺手翻着我们杂志,突然有点认真地问,你们杂志和某某杂志有什么不同?
作为一本出道10几年的杂志,要有技巧地回答这样的问题,其实还颇费精神的。情急之下,我反问他,那你觉得梁朝伟和刘德华有什么不同?
这里的逻辑是,大家会觉得梁朝伟和刘德华都是明星人物,多年下来,他们已有自己的气质、脾性,大家爱他们、恨他们,跟着他们的成长,选择看或不看他们的出品及生活……很难比较出差异出来。人跟人比,当然有太多不同。
而杂志,其实也有跟明星人物一样的逻辑啊,出道(创刊)以后,也会慢慢有自己的气质和脾性,有自己的粉丝(读者,也可能追看好多年),有自己的出品,有自己的成长故事和形象。
但在杂志的产业链里,譬如公关公司或广告公司就会觉得杂志这个“媒体”好像就应该有个类别或定位,在某个时间横截面内,以某个概念(一本XXX的杂志)来被读者及市场来认可,然后就得定格在那里生存,还得跟另一个可能跟你装得很像的比比赛。
可是,梁朝伟就是梁朝伟,他不是某个定位。刘德华也就是刘德华,不是另外某个概念。在他们的不同出品里,他们个人的内容既融合在其中,又能跳出来延续,独立成章。大家喜欢的就是这种魅力的可持续性。
不会有人说梁朝伟是中产阶级追随的对象,或刘德华的受众应该是月收入万元以上的城市单身女性。好像也没有一个这样的市场定位去要求:在梁朝伟这里,读懂中国;也不会说刘德华要做中国最好的明星。还有,我怎么觉得读者可能会既喜欢我们杂志也喜欢某某杂志呢,正如有人会喜欢梁朝伟也会喜欢刘德华一样。
假如杂志是明星,那么我们和某某杂志,也像是梁朝伟和刘德华:大家各自出道这些年,跑过龙套,做过主角,有各自的粉丝,接各种类型的电影,和不同的品牌合作,早年可能也都没有节操过,出过烂片;扮演过老大,也扮演过屌丝,演过文艺片,也演过搞笑片;得过各种专业奖,也成为过票房毒药——这就是我们各自的人生经历。我们各自攒下的这些年的口碑,就是我们下一个合作的本钱。
可能某一天,有人拍脑袋策划我们两本杂志共同来主演一部大片,吸引更多票房;也可能某一品牌来找某本杂志来做代言……说到这里,是不是更容易来理解我们了:城市画报这个明星,在4月下期刚演了一部关于真实存在的乌托邦的电影之后,5月上我们又接了部涉及地震记忆主题的伪剧情片,5月下我们将上演的是一部问候胃口的生活动作片。大家觉得我们演得怎样啊,欢迎大家经常买票观赏。
好吧,我是来捣乱的。记住,以后请把杂志当作明星来看。
刘琼雄
「本期看点」
POP:
大数学 | 从新数据看传统媒体
快访问 |
朱学恒
据点 | 悠闲 / 味道
——————————————
SPECIAL :
舌尖救地球
封面专题 | 城市优倍早餐
报道 | 厨师革命 除了做饭,他们还在做什么?
报道 | 排队,中国式觅食
报道 | 马来西亚艺术家的舌尖涂鸦
特辑 | 为食设计 欧阳应霁米兰特别报道
生活方式 | 朋克食堂
报道 |GOOGLE GLASS 扫盲
生活美学商业实验室 | 失物招领,寻回逝去之美
少数派报告 | 大黄鸭,你为什么这么红?
——————————————
CULTURE:
想像 | 一场由骰子做主的旅行
电影 | 《致青春》杨子姗 :我的青春曾那样简单地度过
艺术 | 城市记忆漂流
找乐 | 五月天,16 年青春制造机
网络流水账 | 互联网音乐进行时
安妮宝贝专栏 | 思想的单纯
王亮专栏 | 相亲故事
银河系爱情指南
羞耻俱乐部 | Shame Club
——————————————
--------------------------------
号外!
城市画报已在微信安营扎寨,我们正在一点一滴搭建一个好玩、精彩、难忘的微信空间。
你可以在这里和城画君互动,体验我们精心准备的内容,了解城画的最新动态……
欢迎城画朋友们加入进来,我们一起成长。: )
微信号:cityzine (二维码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