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322) 13No.04 02月28日上市

标签:
城市画报 |
分类: 城市画报2013年各期介绍 |
「本期看点」
POP:
我们这样看城画长大·海阳
大数学 | 年终奖,公开的秘密?
快访问| 丹麦顶级视听品牌B&O
------------------------------
FEATURE:
特辑| 穿越美国迷幻之旅Ⅱ
不眠的大河之路
封面专题|全世界创想者协同作战!
新世代工作生态 CO-WORKING
报道| 好生活,好设计,好生意
台北新新商业创意抽样调查
我在干吗| @ 光猪图说最近事
------------------------------
TREND:
时尚| 有些男人适合用耳朵了解
报道| 美味新关系
少数派报告| 流浪汉新经济
引领者|连客,“长尾经历” 连结者
------------------------------
CULTURE:
想像| 摄取日常的鬼魅
读来读往| Patti Smith 牵着爱侣的手,穿越雷区
电影| 香港,电影私游
设计| 设计新生力 淘 CD/DVD/BOOK/APP 专业推介
安妮宝贝专栏| 以色列记之一
银河系爱情指南|我爱上的是爱情还是那个人?
王亮专栏| 相亲故事
浮城绘(高毓林专栏)| 毛衣婶婶
------------------------------
「刊首语」第二次诞生
在日本杂志人兼作家松浦弥太郎先生策划的“只工作,不上班”丛书里,第一次知道了Second Birthday这个概念:人的一生应该有两个生日,一个是自己诞生的日子,另一个是真正了解自己的日子。
年轻的时候,总是鄙视中年人;而当自己也即将抵达40岁这一个确切无误的分水岭之时,虽然心里一千个不愿意,但也知道必须面对这个现实:30岁以下的那些熬通宵之后也依然皮肤不会干裂,周末可以一觉睡到下午4时的真正年轻人们,即使还会和你一起玩乐,但那多半是些礼节夹杂敷衍的尊重而已。本质上,双方都在施加隐约的压力,只不过,年轻人更敏感,而中年们总是假装feel不到。
幸亏,又具备了可以谈下中年危机这种事的资格。回到第一段的问题:你到底是谁?在填写报税单时,像被催眠一般,隆重其事地写下自己的工作职务以及年薪,这就是通行世界的最有效的个人定义及价值判断的方法。但是,那个真的是你吗?如果去掉了工作的外壳,你到底是谁?
别以为我知道答案,可怕的是,好像从来没有被告诉过,该如何去找到答案。大概,这样的问题比起年薪、升职、增长率、企业远景、竞争优势们来说,实在太过莫名其妙又实属不值一提之事。傻瓜才关心,去掉你名字前面那些头衔之后的那个你。
但我确信,只有那个不用工作定义的你,才是真正的你。如果生命像旅程,那么,工作只是你搭乘的列车而已,它将你送往目的地,而并非旅程本身。如果错把列车当成终点,就会如一位朋友所说:你开始因为某个原因打拼一个未来,当你站在未来的时候,却发现开始的原因不见了。
曾故意让自己失业长达14年的畅销书作家厄尼·泽林斯基(Ernie J. Zelinski)在《不工作的快乐》(The joy of not working )一书中提出了解自己的方法:
1.什么事情能让你倾注全部的热情?
2.什么力量可以支持这样的热情持续不衰?
3.谁是你心目中的偶像?你最欣赏他们的哪一方面?
4.你想要从中发现和学习些什么?
也许,这就是人生旅程的攻略之一。但必须谨记,最美妙的旅行,往往是一半靠攻略,一半靠胡来。
黎文
-------------------------------
号外!
城市画报已在微信安营扎寨,我们正在一点一滴搭建一个好玩、精彩、难忘的微信空间。
你可以在这里和城画君互动,体验我们精心准备的内容,了解城画的最新动态……
欢迎城画朋友们加入进来,我们一起成长。: )
微信号:cityzine (二维码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