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劫灰之叹

(2022-03-28 06:16:02)
标签:

杂谈

劫灰之叹

“劫”是佛教的一个超长的时间概念,又译劫波(鲁迅: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佛教对於“时间”之观念,以劫为基础,来说明世界生成与毁灭之过程。除却复杂的计算过程,八十华严经卷二以大海之水量比喻劫数之多,称为劫海。在这难以计数的时间过程中,人类会经历无数次的沧海桑田的变迁。据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载:“昔汉武穿昆明池,底得黑灰。以问东方朔,朔云不委,可问西域人。后法兰既至。众人追以问之。兰云:世界终尽劫火洞烧。此灰是也。”这位洛阳白马寺的高僧竺法兰给出了这个答案,后世因以泛指遭受巨大灾祸或变故之后的余烬。多有历尽时艰和变迁之意,也作“昆池劫灰”。晋干宝《搜神记》卷一三亦载:汉武帝凿昆明池,极深,悉是灰墨,无复土。举朝不解。以问东方朔。朔曰:“臣愚不足以知之。”曰:“试问西域人。”帝以朔不知,难以移问。至后汉明帝时,西域道人入来洛阳,时有忆方朔言者,乃试以武帝时灰墨问之。道人云:“经云:‘天地大劫将尽,则劫烧。’此劫烧之余也。”乃知朔言有旨。这些记载,引发了历代诗人的无限感慨,让人唏嘘。

 

韩偓《乱后春日途经野塘》

世乱他乡见落梅,野塘晴暖独裴回。

船冲水鸟飞还住,袖拂杨花去却来。

季重旧游多丧逝,子山新赋极悲哀。

眼看朝市成陵谷,始信昆明是劫灰。

 

王士熙《骊山宫图》

翠岭含烟晓仗催,五家车骑入朝来。

千峰云散歌楼合,十月霜晴浴殿开。

烽火高台留草树,荔支长路入尘埃。

月中人去青山在,始信昆明有劫灰。

 

李贺《秦王饮酒》

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

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

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

洞庭雨脚来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

银云栉栉瑶殿明, 宫门掌事报一更。

花楼玉凤声娇狞,海绡红文香浅清,

黄鹅跌舞千年觥。

仙人烛树蜡烟轻,清琴醉眼泪泓泓。

 

李商隐:《寄恼韩同年二首》

帘外辛夷定已开,开时莫放艳阳回。

年华若到经风雨,便是胡僧话劫灰。

龙山晴雪凤楼霞,洞里迷人有几家。

我为伤春心自醉,不劳君劝石榴花。

 

方行:《登秦住山》

此地曾经驻跸来,秦皇遗迹尚崔嵬。

采穷沧海无灵药,归到骊山有劫灰。

万里黑风迷鬼国,一杯弱水隔蓬莱。

诗人吊古应多思,落日高丘首重回。

 

陆游:《小雨》

赤日炎熇势未回,川云忽起亦佳哉。
鸭冲细雨桥阴出,蝶弄微风草际来。
榉柳不禁朝暮久,芙蕖犹有二三开。
一年光景烦君看,何怪昆池有劫灰。

 

苏曼殊:《吴门 五》

万户千门尽劫灰,吴姬含笑踏青来。

今日已无天下色,莫牵麋鹿上苏台!

 

张元干:《范才元道中杂兴》

遐想吴门人姓梅,高踪千古共徘徊。

橘中傥有商山乐,不必朝僧问劫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