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爱上海

(2007-02-26 00:52:18)
  看东方卫视的群星耀东方,看到好久不见的张信哲,他唱了一首《上海姑娘》。我小时候挺喜欢张信哲的,买盗版精选CD还专挑有他的歌的。不过这首《上海姑娘》真让人弹眼落睛,因为它太牛逼了。牛逼的歌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你把修饰姑娘的那个词换成任何词,这首歌还是那么流畅动听。这样的歌有一个好处,开巡回演唱会的时候可以灵活机动,上海站唱的时候叫《上海姑娘》,北京站唱的时候就叫《北京姑娘》,要去达板城,立马就能变成《达板城的姑娘》。王洛宾要是还活着肯定觉得很郁闷,因为他的姑娘只能呆在达板城,连改成大阪城都不行。
 
  看到后面,郑希怡出来唱了一首《上海娃娃》,这首歌写的还真不错,把一个精神恍惚爱慕虚荣横行霸道的女青年描写的入木三分。开头那段上海话RAP更是技惊四座,翻译成普通话如下:“你找谁呀,我也不知道,听得不清楚,那么你等会儿”,要搁在现实生活里,显然是两个神经病在打电话。原来,上海的娃娃就这层次。其实,我认识很多优秀的上海娃娃,他们经过多年求学生涯后,少部分飘洋过海继续师夷长技,而大多数则在鬼子的跨国公司里做卧底。一些娃娃日以继夜的卧,有的软卧,有的拼命硬卧,几个女娃娃苦的和菜花似的。拿的钱虽不少,但诉苦是难免的。这又让我想起多年前我还上初中的时候,同学们都很优秀,每次考完试考卷发下来,考95分的女同学眼眶比我的口腔还湿润。当年我以为她们是对自己要求太高,如今我宁愿相信那是她们太感动了,喜极而泣,乐极生悲。
 
  上海啊上海,上流人觉得那是有钱人的后花园。他们可以逛新天地去美洲俱乐部住马勒别墅,而穷人们只能住马勒隔壁的老石库门。马勒隔壁啊马勒隔壁,东长治路沿线以南以后都要改造成外滩了,不知道还会不会有老上海的石库门可以保留下来。一次,跟某个卧底朋友去外滩三号顶楼的酒吧,传说有钱人都在那里消遣,在天台看黄浦江两岸的景色。坐定后我拿起菜单,好么,没一个中国字,我看了好久,终于看到一个眼熟的单词——Cappuccino,反正其他都不会念,那就点一杯咖啡吧。服务员看上去不太耐烦,估计没见过平民百姓出入这种场所,头一次见不太习惯吧。我也不太习惯,看惯了人眼,突然看到狗眼还真挺不习惯的。有时候觉得和一些朋友有渐行渐远的感觉,我开始厌恶一些华丽的精致,他们原本不属于这个特别的城市。而我就忽然爱上通北路,和朋友们在海鲜大排档喝啤酒吃毛蚶海瓜子还有全上海最好吃的椒盐排条,是如此惬意自在;看四十多岁的老上海们打完麻将喝红了脖子肆无忌惮地吹牛逼,是那么痛快淋漓。那里,或许才是真正的上海味道香飘四溢的地方,尽管它不如你想象的那样美丽动人。
    
    
    
本文马日拉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上海爱我
后一篇:相见不如怀念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