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10康复与快乐
(2022-07-05 17:47:38)
标签:
康复与快乐 |
分类: 社区智协 |
20051010上海市精神文明宣传周(浦东新区会议上的发言稿)
王宵波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叫王宵波,现年23岁,家住浦东新区梅园街道,很高兴参加今天的演讲会,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康复与快乐》。
2000年秋,我有段时间身体不适,在家调理修养,我的情绪也低落,我看到同龄人的朝气和蓬勃、我看到同龄人都在拼命学习和生活,而我却在家休养,一位怀有理想的青年整天陪伴的是单调的精神生活和入口难咽的中药,我一度自卑及消沉。
在那难熬的日子里,我的家人时刻关注着我,用爱心的钥匙开启着我的心灵,用最实际、最具体、最朴实、最有说服力的例子教育我,妈妈对我说:“社会上有很多人,因为意外,生活并不如意,但他(她)们仍然顽强生活,快乐地对待人生。还有一些被医生判定为医学上“绝症”的人,他们乐观向上、积极面对人生,多数人都恢复了健康。我虽然只是有点小病痛,恢复有待时间,但我有理想、有希望,在那段日子里,我多听音乐,多看电影,多上网,多交朋友;我热爱生活,我要在康复中多做有益于家庭和社会的事情。
2003年12月24日,是我难忘的一天,经有关部门的牵线搭桥,我和我的妈妈参加了梅园地段医院义工服务队,成为一名光荣的义工,从那一天起,我的生活有了向好的变化,我除了热心为病员服务,为他(她)们倒水、喂饭、扫地、洗涤,我还参加了有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织的居家养老培训和由上海市护理学会举办的护工上岗培训班,并获得相应的证书和文凭。
我是一位二十岁的男小伙子,参加上述的培训和学习,虽然社会十分需要,但世俗的偏见是可想而知的,我有过向往、有过动摇、有过犹豫、也有过彷徨,在新区及街道残联领导的关心下,我认准了一条路:人活着就是要有价值,我也可以为社会做些事情的,人的能力各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种精神,就无愧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
我参加义工服务患者之余,再接再厉参加上海市计算机应用能力初级培训和办公自动化学习,再次获得相应证书。我很满足自己的成长进步。
生活是五彩缤纷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当妈妈严章旦担任社区智力亲友会负责人时,我就毫不犹豫和妈妈一起访问了社区同类别残疾人家庭;然后自己独立家访5个居委的残疾人士家庭。在阳光之家的大家庭里,我们学习手工艺课程,进行康复训练,生活充实而有意义。
二年来,我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怀下,身心恢复了健康,在梅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东方医院做护工工作时,受到了青年报和浦东新区周报的撰文表彰。但是我不会骄傲的,我会继续做好对家庭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更让我们开心的是,我和妈妈通过“金融投资报”上的超级大户专栏,阅读到了后现代派小说家童牧野的文章,我们都很喜欢看他富有幽默感的文章,更像是与读者心灵交流的文章。看了心情会很开朗和舒服的。我相信我们家庭会更加幸福,自己会变得越来越聪明。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