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学老师的耻辱与光荣
(2009-06-30 23:56:56)
标签:
杂谈 |
作为大学老师的耻辱与光荣——写在高校从教即将二十一周年之际
时间:2009年6月30日 作者:杨玉圣(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
来源:学术批评网
岁月无情!
到今年7月4日,就是俺在高校执教21周年的纪念日了。倒不是自夸,更不是自我感觉良好,在60后一代中,若论高校教龄,即使放眼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地,大概也算是大学教师的“老一辈”了。
实话实说,在同辈以美国史为志业的中年一代人中,俺并非出类拔萃的佼佼者,因为在这一行当中,牛人太多了:现在执教于俺曾经读过三年书的母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现任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会长李剑鸣教授、刚刚回北大历史学系任长江学者教授的王希兄、新中国第一个美国史博士学位获得者任东来兄(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教授)以及毕业于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美国史博士学位获得者、现任英国路伟国际律师事务所北京代表处合伙人满运龙先生(十分偶然的是,满先生也是俺在北大读书时的恩师齐文颖先生的开门弟子),无论是学问还是人品,俺都五体投地,甘拜下风!当然,他们虽然年龄大不了几岁,但要么是七七级要么是七八级,像俺这样的八一级小师弟,不服也不行啊!
与同龄人中经商发大财、从政当大官的,俺也是自愧不如:仅仅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教书匠,如是而已:北师大十五年(1988-2003)、中国政法大学六年(2003-
这样的自我感觉,事实证明,大致还是实事求是的:这不,在刚刚过去的本科教学工作量考核中,因为某种可说或不可说的原因,按照法学院院长办公会议的决议,俺是“不合格”的。为此,曾一度想弄个“考核门”,但经不气朋友的劝,尽管忍无可忍,但还是打碎牙吞在了自家的肚子里。结果,在俺任教21年的大学教龄史上,总算留下了一个“不合格”的可耻记录!
为什么说这个“不合格”的记录是可耻的呢?在俺看来,一个大学教师,如果教学(工作量)考核“不合格”,就相当于战士打靶不合格一样,乃丢饭碗的事儿,不仅是“可耻”,而且是“奇耻大辱”,无地自容也!
可是,除了这些说起来就郁闷的烦心事外,俺也有开心的时候:这不,在刚刚结束的中国政法大学第七届“学术十星”评比中,俺挂名指导的学生不仅有两位入围,而且其中的第一名、第二名获奖论文的所谓“指导教师”都是挂的俺的贱名也!——其中一篇将发表于《中国政法大学学报》,另一篇将发表于《社会科学论坛》。各位看官,您说俺能不自豪吗!
2009年,已经过去了一半。下半年,俺自己给自己放假,不上课了。那是因为俺要闭门思过:何以教学(工作量)考核“不合格”?何以有俺“指导”的两个学生荣获“学术十星”?何以……?
人生半百,人到中年,能不慎之乎!
学术批评网(www.criticism.cn)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