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华崇:读杨玉圣教授《我在法大这五年》有感

(2008-07-14 18:28:30)
标签:

杂谈

王华崇:读杨玉圣教授《我在法大这五年》有感
时间:2008年7月11日 作者:王华崇 来源:学术批评网


看了杨玉圣教授写今天写的《我在法大这五年》,和之前那篇讲述杨教授求学工作的文章,让我对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佩服.
 
无论其他,仅就将自己求学经验和工作总结公之于众的教授,在中国就少之又少...
 
中国大学教育过于粗糙,大多数学校的老师所起的作用仅相当于基础教育的老师(讲授基础知识),而对于基础知识之外的文华(个人追求,奋斗经历或经验,教授个人的价值观等等)展现的过少.
 
像杨教授就是这样把自己生活经历的各个方面都教授给自己的学生,包括像我这样的君子之交...
    
杨教授反复说自己是非主流的普通教授,我个人认为:1.您不普通,如果说判断普通的标准的是学术成就或是官衔地位的话,那么这个标准也不应用作教授的评判,因为教授者"以教书育人为业“……从育人角度而言,一个平庸的教授书本知识的老师,一个对学生没有吸引力的老师,才是一个普通老师。2.杨教授并非"非主流",我个人认为,在我们社会科学,像杨教授这样的老师,才应当是主流老师,如果不是正气感十足的,非常有个性的,能够吸引学生,引导学生的……即使他学术水平公认度再高,那也称不上是主流的老师,顶多是主流的“官员”抑或主流“研究员”。 
 
对于杨教授要离开法大,我感到十分遗憾.  我相信这也是法大的遗憾……

不知道是面对法大一部分势力的压力,还是怎样? 我觉得杨教授作为一个学术批评家,在法大这片土地上,可能更能给人一种侠气,并且法大这片土地能更利于结识法学专业的像杨教授这样的侠客,只是我的感觉而已。
   
杨教授提到的可能会去的那几个学校,我感觉还是北京的清华或是北师大可能好些吧,仅是从做学问和继续从事这项事业而言。
 
杨教授在法大举办的那些美国政治与法律学术节的活动,我听着就很羡慕……因为我本来就是考中美法学院的,想学习美国法的……能够独立组织这么多美国法律政治方面活动,可见杨教授的能力和影响力。同时也非常羡慕法大的学生能有像杨教授这样的老师,能有这样的机会来学习……
 
观了杨教授从教二十周年的文章和在法大这五年,唯有钦佩……世界大了,什么人都有……您别把那些人和事让在心上。兄有这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兄为法大和学术界做了这么多的贡献,有那么多学生和朋友支持兄……

杨教授非常辉煌无论昨天,今天,还是明天…… 
   
(感谢王华崇先生惠寄)


学术批评网(www.acriticism.com)首发 2008年7月11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