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默写易错字成因分析

http://s13/mw690/001k3lERzy70mJA9RCsfc&690
http://s16/mw690/001k3lERzy70mJAKQDt0f&690
http://s11/mw690/001k3lERzy70mJAX0nwfa&690
http://s12/mw690/001k3lERzy70mJGIz7d6b&690
http://s4/mw690/001k3lERzy70mJGCxij43&690
http://s7/mw690/001k3lERzy70mJH4wFof6&690
http://s12/mw690/001k3lERzy70mJHsYDF3b&690
http://s6/mw690/001k3lERzy70mJHIB7f85&690
古诗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我们民族丰富而细腻的情感特质,需要我们在吟诵中咀嚼,在书写中体悟。初中语文课本所辑录的诗词多为名家名作,适合学生记诵、理解、默写、积累。
《新课程标准》指出:古诗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积累优美诗句、了解诗文大意、默写重点语句。而陕西中考对于古诗词的考察在积累运用部分体现为名句默写题型。教学中,对于古诗词的记诵、默写常常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尤其是默写,错误率极高。综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造成学生默写错误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一、对字意理解偏差造成错误
1、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原因分析:未理解原句的清溪是清溪驿,在峨眉山附近,原诗意思是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驿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青”为苍色,不是苍色的小溪--“青溪”。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渐”易错写成“溅”。
原因分析:原句意思是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不是乱花飞溅着迷住人的眼睛。
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鸦”易错写成“鸭”。
原因分析:此“鸦”为乌鸦,非彼“鸭”。
4、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近”易错写成“进”。
原因分析:原句说的是靠近酒家,看到达官贵人们过着歌舞升平,醉生梦死,完全不顾国家安危的萎靡生活,表达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感情。如果写成“进”,诗意大改。你自己都进去喝酒欢歌,又有什么资格责怪他人呢?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凌”易错写成“临”。
原因分析:原句意思是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凌”在这里是登上。
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郎”易错写成“朗”
原因分析:这句的意思是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的西边!
夜郎:指古代少数民族国名,辖区主要在现在贵州西部。“朗”是明朗之意。
7、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就”易错写成“救”。
原因分析:“就”这里指欣赏的意思,当然不是“挽救”的“救”。
8、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笼”易错写成“茏”。
原因分析:这里的“笼”是笼罩之意,原句意思是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茏”是“葱茏”的“茏”。
二、同音字混淆造成错误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雁”指大雁,多出现在描写秋天的诗词中,“燕”指小燕子,多出现在描写春天的诗词中。
2、“幽”和“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幽”易错写成“忧”。
3、“丝”和“思”
春蚕到死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思”易错写成“丝”。
4、“岸”和“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的《游山西村》)
“暗”易错写成“岸”
这句的意思是山重峦叠嶂,水迂回曲折,正怀疑前面没有路,突然出现了一个柳绿花红的小山村。
5、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夕”易错写成“西”。
6、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暮”易错写成“幕”。
7、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鸥”易错写成“欧 ”。
8、江山代有才认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骚”易错写成“搔”。
骚是风骚的骚,指《诗经》里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这里指在文学上有成就的“才人”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9、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乡” 易错写成“相”。
三、字形相近造成错误
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烽”易错写成“锋”。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柳”的字形容易写错。“柳”右边的“卯”的撇容易丢掉。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庭”易错写成“廷”。
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霄” 易错写成“宵”。
5、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碣”易错写成“褐”。
6.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已”易错写成“己”。
7、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螣”易错写成“腾”。
8、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黍”易错写成“委”。
通过对学生默写中错别字原因的分析总结,我们明晰了问题的所在,从而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解决方法,以期在以后的教学中帮助学生避免类似问题再发生,从而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记诵和默写,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古诗词鉴赏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