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儿晚上八点过,从健身房跑完步开车往家走,手机来了条信息。拿了瞟了一眼,我的一个艺校同学从云南发的信,说谢老爷子走了。没反应过来。猛然间。。。有点不敢相信,他老人家的身体一直很硬朗的。怎么突然。。。心里一下子倒了五味瓶。。。一回到家立刻打开电脑,新闻已经有了,18号凌晨在他的老家上虞。。。看着网上他的照片,思绪瞬间随着哀痛回到了95年。。。
谢晋导演是我的恩师。。。是他给了我们这一代青年演员一次机会,在1994年开办了“上海谢晋恒通明星学校”,把我一个局外人带到了影视这一行列。记得第一次见到谢导的时候是95年我考“谢晋恒通明星学校”第二期学员时上海总复试的考场,第一次见大导演,他一点架子都没有。在考试的过程中谢导一直很严肃,和主考老师们一丝不苟的挑选着学员,生怕漏掉一个有潜力的学生,当年73岁高龄,在考场里一坐便是整整一天。。。从进校的第一天起他就告诫我们要“做好人,演好戏”。这简单的一句话可能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努力完成它。在艺校学习的一年我自认为是对我的人生有着重要转折的一年。那短短的一年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东西。我都可以明显地看到自己身上发生的巨大变化,无论是做人还是学习。我想没有谢导真的就没有我的今天。。。感谢谢导,也在此感谢培养我们的老师们。。。
谢导是我的偶像。我想我们的父辈都是看谢导的戏长大的。从《红色娘子军》到《舞台姐妹》,从《啊,摇篮》到《天云山传奇》,从《高山下的花环》到《芙蓉镇》,从《清凉寺的钟声》到《鸦片战争》。。。几乎部部作品都脍炙人口。他一生不但创造出很多顶级的电影作品,也培养出了一大批中国非常优秀的电影明星。看着他的作品,为何那样的打动人,那样的深入人心。。。我想这跟他的人品,学识以及自身的魅力等等完全是密不可分的。。。谢导,我会努力像您学习的。。。
记忆里谢导是个非常善良,细心,随和的一位爷爷。跟谢导近距离的接触是在96年,我们二期学员毕业前。恰逢谢导电影《鸦片战争》开拍,我们有了去剧组实习的机会。全班同学集体跑龙套,几个相对学习好的同学还有小角色演出。我被分了一个只有两句台词的“林则徐”的跟班,那也是我的银幕处女作,呵呵。。。第一次拍戏紧张的都不行。那样一句台词的龙套现在看来都可以说没什么可演的,可那时初出茅庐的我觉得特当事,就怕说不好丢人。可拍摄前谢导还特意过来鼓励一下,说“嗯,上镜还挺精神呀”,当时心里一下放松了许多,于是顺利完成了拍摄。。。在拍戏过程中导演特别是拍电影的导演是最累的,况且当年拍《鸦片》时他已经74岁高龄了。一天拍完都很累了晚上收了工还特意到学生的寝室来看望我们,问寒问暖,给我们拉拉家常,教我们在现场如何拍戏如何面对镜头,说了很多鼓励的话。印象中还特意说道我,借着摄影师侯咏的话说“好好干,这个孩子以后一定能出来的(出名的)”,一句话对于当年的我是莫大的鼓舞啊,为此,我至今都在自信的努力着。。。
老爷子一生最大的一个爱好就是喝两口。记得《鸦片》杀青饭时陪老爷子喝了两杯,说了些感激的话。他像个爷爷似的搂着我的肩膀,依然是些祝福和鼓励的话,那是一生中陪老爷子第一次喝酒,也是。。。最后一次。。。
对谢导的记忆是淡淡的,但是永不可磨灭的。自打毕业离开上海到北京发展,一直没再有机会拜望您,向您汇报成绩如今感到终生遗憾。。。但此后作为您的学生,我会继续努力工作,为了我们热爱的职业和喜爱我们的观众,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带给大家,我想这就是对您最好的报答。您的作品,您的品德,您的话语将永远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伴在我的身边,激励我,还有我们所有人,编织美好,散满人间。。。。。。
。。。谢导。。。您一路走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