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望曹张氏:宗法家规
标签:
历史情感文化宗谱宗族 |
桐城望曹张氏:宗法家规
张红兵
90岁的伯父张月恒在2009年3月回忆说:芋头湾张家祠堂有三进房屋,后头是一个大院子,很可观。正门进去,东进房屋里有一个大烈女匾,烈女是张海峰(当地的一个士绅,但他不虐待别人)的一个嫂子,十八岁结婚,二十岁死着丈夫,一直不改嫁,在家里守寡,守了二十年以后,当地报告巡抚大人批准后,由皇帝封着:“允忠烈女”——一个大牌子在东进悬着。姓张的都共这一个大祠堂,人口很多——有五个房头。伯父那时候年纪小,去祠堂做过清明(祭奠祖先);平时也跑去耍过〔1〕。

《张氏宗谱 存德堂 月字号》(卷之二)残本“家礼图”内的《长子冠图》、《□时祭之图》,显示了张家祠堂房屋当年的规模、陈设,以及堂内五代祖宗牌位、陈馔、陈牲、茅沙〔2〕、神位、受胙(zuò,祭祀时供的肉)位等的布局。 张红兵供图
在张氏宗谱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族规和家训,它是教养子孙的仪礼与规矩。例如《张氏宗谱 存德堂》(卷之一)残本开篇的《圣谕》载明:
圣谕十六条:敦孝悌以重人伦;……讲法律以儆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解仇忿以重身命〔3〕。
《张氏宗谱 存德堂 月字号》(卷之二)残本载有《家训》:
一、修身不可不诚也。身者也,祖宗之遗体,而子孙之所观型者也。故凡敬以持己、恕以及物、三畏警心、四知盟志、庶身心,诚合族有所准则,而九原〔4〕罔所怨恫也。……
一、孝顺不可不为也。生命之原,唯孝是称:温清定省,问安侍寝,奉养一,敬以有礼而。且衣衾棺槨之必备,祭之尽诚,古之道也。匪惟顺父母于堂上,亦且地下。
一、同胞兄弟,吾之手足。乃小而参商,长而之爱弗讲,父母之忧莫释,而祖宗之。敬祖宗者必孝父母;孝父母者必爱兄弟。……
一、孝思不可不永也。祖宗往矣。其所恃以有子孙者,以其鱼韭还供、拜扫之勤耳。故以春秋伏腊,坵陇祭扫,其慎毋忽。
一、勤俭不可不先也。……
一、教子不可不严也。……
一、婚配不可不谨也。……
一、养女不可不训也。……
一、为官不可不清也。……
一、穷困不可不赒也。……
一、族属不可不和也。……
一、邻里不可不睦也。……
一、交游不可不择也。……
一、仆婢不可不恤也。……
……
《家训》之后还有《家规》:敦孝弟、睦宗亲、辨族类、葺祠宇、保墓荫、宝宗谱等〔5〕。
家谱、宗祠和族规是中国古代宗法制的形式。宗法制由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组成,其核心是嫡长继承制,即正妻所生的长子为法定世袭特权继承人。族规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调整宗族内部关系,维护家长、族长的统治地位和特权的行为规范,并成为国家法律的重要补充,族权成了仅次于政权的权力体系。族规所强调的尊祖敬宗、区分嫡庶、辈分和地位、尊礼奉孝的儒家伦理,对维护政权的统治延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它也为社会的道德教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注释】
〔1〕参见2009年3月15日 20:47张红兵与伯父张月恒谈话。
〔2〕即在祭桌摆放盛沙种上茅的钵,沙代表坟墓,沙上之茅表示遗骸,以供祭拜。参见网文“好烦恼 不一样”:《徐氏历史孝道文化—祭茅沙》。
〔3〕引自此书第1—3页。
〔4〕即九泉。
〔3〕引自此书第61—69页。
写于安徽省五河县城漴河之滨,2018年初稿,2019年4月7日定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