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系统论
(2012-05-15 09:57:29)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育篇(文摘) |
------从系统论角度谈人才的培养
系统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是由部分构成整体的意思。今天人们从各种角度上研究系统,对系统下的定义不下几十种。如说“系统是诸元素及其顺常行为的给定集合”,“系统是有组织的和被组织化的全体”,“系统是有联系的物质和过程的集合”,“系统是许多要素保持有机的秩序,向同一目的行动的东西”,等等。一般系统论则试图给一个能描示各种系统共同特征的一般的系统定义,通常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
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这些,既是系统所具有的基本思想观点,而且它也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表现了系统论不仅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具有科学方法论的含义,这正是系统论这门科学的特点。贝塔朗菲对此曾作过说明,英语SystemApproach直译为系统方法,也可译成系统论,因为它既可代表概念、观点、模型,又可表示数学方法。他说,我们故意用Approach这样一个不太严格的词,正好表明这门学科的性质特点。
1、集合性。系统总是由若干元素组成的。单独一个元素不能作系统。在系统中各元素具有相对独立性,具有可识别的界限或标识。识别系统,必须分析系统的构成元素。
2、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系统的结构是指构成系统内部各个元素之间的性质、数量、比例,空间排列及时序组合。功能是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下所能发挥的作用。系统的联系是指系统间发生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系统整体的性质和功能取决于系统内部的结构和联系。
2、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用系统的观点看问题。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大至渺茫的宇宙,小至微观的原子,一粒种子、一群蜜蜂、一台机器、一个工厂、一个学会团体、……都是系统,整个世界就是系统的集合。系统论的出现,使人类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往研究问题,一般是把事物分解成若干部分,抽象出最简单的因素来,然后再以部分的性质去说明复杂事物。这种方法不能如实地说明事物的整体性,不能反映事物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4、系统的整体性原则。系统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要素是整体中的要素,如果将要素从系统整体中割离出来,它将推动要素的作用。正像人手在人体中它是劳动的器官,一旦将手从人体中砍下来,那时它将不再是劳动的器官一样。用亚里斯多德的话来说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系统整体的性质和功能不等于构成系统各部分的性质或功能的总和。人们形象地用一加一不等于二,这就是著名的贝塔朗菲定律。比如尽管人体器官都是由细胞、组织构成的,但人体器官的功能却是组成器官的细胞或组织所没有的。那种认为要素性能好,整体性能一定好的机械论的观点,是错误的。系统的整体性集中表现为系统的功能,功能是识别系统的直接依据。系统的整体性原则告诉我们,人们在研究问题是地,要牢固地树立全局观念,始终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用什么要素构成整体,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如何安排,都要有利于整体功能的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系统的各个要素的最佳功能并不等于系统自身的最佳功能。任何系统的整体功能等于各部分功能的总和加上各部分相互联系形成结构产生的功能。
5、系统的层次性。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系统都有复杂的层次结构。不同层次具有不同功能。系统是由若干子系统组成的,该系统本身又可看作是更大的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这就构成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这就构成了系统的层次性,不同层次上的系统运动有其特殊性,在研究人才系统时人从较大的系统出发,考虑到系统所处的上下左右关系。
6、系统的开放性:系统的动态性。系统的状态和功能不是一成不变的,系统不仅作为一个功能实体而存在。系统的内部联系是一种运动,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是一种运动。系统论告诉我们,各系统与其子系统之间、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和系统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和相互关系的。离开关联性就不能提示复杂系统的本质。没有外部的联系就谈不上系统的功能。系统开放程度和开放方式的多种多样,系统环境的千差万别,使得系统的外在的规定性在反映系统的内在规定性时,有了多种多样的可能性,即功能表现具有了多种多样的可能性。
8、系统的动态性系统论告诉我们:任何系统都会随内部结构的改变,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随时间、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并自动调节自身的组织,活动的特性,反馈的作用,最终趋于有序性和稳态。 9、系统的目的性。系统是许多要素保持有机的秩序,向同一目的行动的东西。系统活动最终趋向于有序性和稳态。
用系统论研究人才培养问题要思考的几个问题:
一、通过系统集中性分析,了解人才系统由哪些要素组成,各要素组成是否合理,比例是否恰当?有哪些要素是多余的,有哪些要素还未充分发挥其功能?还应补充什么新的要素?
二、通过系统相关性分析,了解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关系,要素与系统之间的关系,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否正常、合理?各要素排列组合的方式、关联的强度、联系的密度等有无改进的情况?
三、通过系统目的性分析,了解现系统存在价值及其功能的大小,有什么问题?应做些什么调整?人才系统的各要素是以一定的目的而协调组合起来,只有减少直消除盲目性,明确系统的特定功能及共同目标,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各要素的作用。
四、通过系统整体性分析,了解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使之趋向合理,减少内部摩擦,加强和集中整体功能。
五、通过系统层次性分析,了解人才系统结构是否合理?上下各环节是否协调?各层分工是否明确,有无互相脱节现象?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不应是杂乱无章,而应是秩序井然,有条不紊的。
六、通过系统适应性分析,协调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使人才系统更具生命力。
三、从系统论谈人才的培养
系统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论告诉我们,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结构是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组织形式,功能是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下所能发挥的作用。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系统内部的组成要素不同而发生不同的功能;二是系统内部各要素排列的方式不同而发生不同的功能。用系统的这一理论来研究人才的培养问题,就必须明确:一要研究人才系统由哪些要素组成,也就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二要研究各个要素的组合规律,方能发挥人才系统的最佳功能。也就是怎样培养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