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谢绝收藏和转载!谢绝收藏和转载!谢绝收藏和转载!
请了明天的假,本周就不必工作了,接下来专心迎接25日的女儿大喜之日。下午又和LG去超市买一些必需品,简单收拾行李;晚饭后却忽然没了精神,接连几天的“睡眠少”让心力都有些不支,不知不觉就靠在沙发上睡着了。
女儿为了给自己的婚礼挤出几天时间,今天还在“24小时值班”,年轻人的不易,医者仁心的辛苦...,做父母的,除了心疼,别无他法;也唯有把自己管好,捎给她添麻烦了。
明天一大早就要干飞机,接下来的几天远离“家”,远离电脑,匆匆上传一篇回叙,也算与崭新的未来交接了。
2025年8月21日,我与《泥潭》。
源于刘楚昕和刘慈欣的名字音律相近,爱乌及屋;源于《泥潭》背后的感人故事,最深的爱,不是陪伴,而是成全;还源于余华赠了推荐语:“在亡
灵开口那天,历史开始了讲述”,猎奇心作祟;也源于漓江文学奖及对虚
构类作品的新鲜…,两个月前果断入手此书,满心欢喜、满怀期待,然而却因对荆
州历史文化的缺失,对亡 灵、荒
诞等的预知不足,加之自己想象力局限…等诸多因素,导致初读时,障碍重重,云里雾里,几度失去兴趣,甚至束之高阁数日……。
后来,沉下心来,每天翻几页,细读慢嚼,多次反
刍…,才渐渐清晰明朗起来,看明白了故事,悟得了道理,也懂得了作者的心思及作品的意义。
一、一个从13岁就怀揣写作梦想并一直在坚持的年轻人,其自身的经历和努力就已经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史诗;还用擅长的语言、文字讲述了一个发人深思的历史故事,也阐述了心灵创伤及救
赎的话题,确实值得赞扬和支持。
二、作者采用亡
灵独白、编辑解读书稿、奇人追忆的三段式舒事结构,通过三重声音的激荡与质疑,构成历史洪流的复调书写。
三、作者将小说取名《泥潭》,暗
语自己的写作生涯、生活、人生曾经就像陷入泥潭一样,希望自己能通过写作走出这个泥潭。作者还阐释了《泥潭》的三重内涵:既是对李劼人《死水微澜》的致敬与延伸,又暗
喻了小说人物在时代洪 流中的挣扎与沉
沦,更折射出作者创作时的切身感受,时常感觉自己就像深陷泥潭,越是用力,陷得越深。
四、书名既是对写作困境的隐 喻,也是对生命历程的观照。
1.
也许生死就是一场大梦。
2.
如其说我豁达,不如说我在逃 避人世呢。
3.怀疑本身就是一件消耗人精力的事。
4.迷失在黑夜中时,不妨抬头看看星空;如果不知道该相信什么人,人应当面对自己的良知。
5.窗户一旦打开,外界的一切都涌了进来。
6.凡社会要进步,则社会每一民众的观念非进步不可。
7.历史会证明一切。
8.一是要启迪国 民智慧;二是要教 化出有道德感的国 民。
9.做人,不要做奴 才。
10.个人潜藏着比大自然更加崇高的可能性。
11.别人平庸,你做得好,就不讨他们喜欢…既没有德行又无才能的人,最喜欢他人奉承,巴不得人人都像他一样庸碌,想做事的人反而遭他们嫉恨。
12.我最讨厌前 倨而后 恭的人。倘若你一直轻蔑我,我反而未必恨你。
13.自然是一种令人敬畏的崇高;人的意志有着不逊于自然的震撼力量。
14.仇
恨只会滋生新的仇 恨,并在未来某天爆发。
15.世间万物有一种神秘的平衡。如果这一神秘的平衡被破坏,就需要有人站出来主动“修 正”它。
16.所有人最终都会被这个世界遗忘。
17.人心是靠不住的。
18.
暴 力与革
命未必能解决一切问题。
19.等待不是毫无意义的。
20.
和自然相比,人的生命太短暂、太脆弱了。
21.你的心里难道没有病痛吗?
22.人太容易偷懒。

P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