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谢绝收藏和转载!谢绝收藏和转载!谢绝收藏和转载!
早出晚归一整天,LG抽闲在新院找人修鱼池;下班后很是疲惫,LG却接我去赴友人的海鲜晚餐。吃饱喝足,不想早睡,趁夜深人静,补上今天无暇整理的回叙。
旅游,是身体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的灵魂裸奔;而旅行,则是身体和灵魂一起在路上的合一体验。
2025年7月15日,“稻米驿站”及“云顶市集”。
雨中别了长白山北坡,带着“不遇天池”的遗憾,乘大巴来到了二道白河镇,游览或观赏“稻米驿站”和“云顶市集”。
不熟悉《盗
墓笔记》小说的人,一定会对“稻米驿站”产生“卖东北大米”的南辕北辙的错误臆测;实际上,“稻米驿站”与“吃的大米”无一毛钱关系。
网
络小说《盗
墓笔记》已流行了十几年,女儿读高中时,全国的青少年都狂追这部“连载”小说,女儿也曾痴迷,并买回不下4种版本,有的是至今依然未开封的“收藏版”。我当时很好奇,也极想向以往一样和女儿读一样的书,但女儿义正言辞“婉拒”,理由很简单“你不适合”。于是,这也成了女儿和我不再共读一本书的开端。
据说《盗
墓笔记》中,主人公张起灵与吴邪的十年长白山之约让很多《盗
墓笔记》的粉丝(又称“稻米”)念念不忘,到长白山下打卡,赴一场十年之约,是很多“稻米”的心愿。
据介绍,2011年前后,“稻米”自发到长白山“打卡赴约”完成主人公的心愿;2015年,《盗
墓笔记》影视化后,又掀起一轮热潮;起初是“稻米们”每年的“八一七”前后来到长白山,cosplay书中人物形象,打卡拍照。
2022年,官方授权的“稻米驿站”正式成立,来过“八一七”的游客达到了上万次;长白山还建设了12米高的“云顶天宫”和7米高的“青铜门”雪貂,高度还原《盗
墓笔记》的故事场景。
张起灵的等身塑像就立在“稻米驿站”旁醒目的位置,这是一座三层的小店,一进门就能看到“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千年灯”的楹联,一楼有很多《盗
墓笔记》的相关产品,明信片、印章、立体纸模、人物挂件等,墙上挂着很多“稻米”来打卡的照片和留言,二、三层有盖章处和咖啡馆,适合“轰
趴”和聚
会。这里已成为很多“稻米”圆梦的地方,“稻米”群体很多是高中生和大学生,它们来这里cosplay成主角形象,拍照、鲜花、祝福、一起切蛋糕,“每次聚会真的就像过节一样热闹”,一些人甚至成了长白山的常客,每年都会回到这里,即使完成学业、走向工作岗位,再次回来也能找回青春的记忆。也有不少年轻“稻米”毕业后来到这里创业,开民宿、咖啡店或文创店,追寻梦想、实现人生价值。
我对《盗
墓笔记》一知半解,LG甚至听都没听过,来“稻米驿站”纯是为了“到此一游”走过场、看热闹,我还有一个小心思,拍几张故事场景的照片,微信发给女儿,提示她想一想自己曾经的青春和狂热。
相比于“稻米驿站”,我更感兴趣的还不如路边小摊上的东北水果,野草莓、姑娘果都与超市里买的大同小异,口感却截然不同;另一种从未见过的“灯笼果”却真的与众不同,尽管熟度不高、甜度不够而导致口感和味道都无好的体验,但其与“灯
笼”毫无二致的外貌,却真的让我新奇,大开眼界。
“稻米驿站”就在位于二道白河镇长白山文化旅游休闲街区的云顶市集入口处,“云顶市集”是2023-2024雪季推出的冰雪主题文旅项目,以东北民宿为文化载体,利用景区淘汰的老旧大巴车改装彩绘,设置老式木屋商铺、雪堡营地灯场景,提供冰糖葫芦、朝
鲜 族拌饭等传统美食,美食商户超80家,网
罗全国美食和本地特色小吃,还有音乐啤酒广场、演出团队驻场演绎,可让游客们尽享独具东北特色的欢乐。
我们的晚餐就在“稻米驿站”对面的“铁锅炖”,大白菜、鱼、豆腐等杂七杂八的东西放进一个锅里,咕嘟咕嘟炖烂乎了,连汤带菜,“哧溜哧溜”地就这米饭、花卷,热火朝天地吃得汗流浃背,真是很过瘾。
到了食客集中的饭点儿,饭点还上演了极具笑点的“二 人
转”,引得很多食客拍手叫好,忘了吃饭,也有很多游客循着热闹、高昂的音乐声而来,聚拢在大厅里,看热闹。
我们不感兴趣,了解个大概,就催着地导“赶路”,大巴车一路疾驶,穿越林间,七弯八绕,道路越来越窄,车前方还出现了一直活蹦乱跳的“傻
狍 子”,最终将我们送到了新农村旅游地“奶
头山村”,并住在了村里的“度假酒店”。

P1

P2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