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说杂绪(801)20250130,陪老妈“回娘家”

(2025-03-25 14:23:40)
标签:

闲说杂绪

初二

回娘家

留恋

情感

分类: 妈咪的文章
前言:
    谢绝收藏和转载!谢绝收藏和转载!谢绝收藏和转载!
    春困秋乏夏打盹,冬天还需冬藏,这一年四季好像没哪个季节是活力四射的?尤其人到中年,体力和精力双重下降,感觉格外明显,人越来越懒得动了,饭越来越吃得没胃口了,对新鲜事物也好像越来越没有“求知欲”了...。
    可是心理上似乎并未“承认”老了,也没做好“养老”的思想准备,于是几不甘心“懈怠”和“散漫”下去;一上午4节课,忙碌的午饭后,双眼皮严重打架,硬是强忍着硬撑着,办公室也没“午休”条件,便逼自己坐下来,沉浸在滞后的回叙里,试图寻找到精神和力量。
    2025年1月30日,陪老妈“回娘家”。
    陪87岁的老妈“回娘家”,与我们晚辈而言,几乎是一件艰难而轰动的事。自慈父去世以来,老妈的身体也日渐难行,腿脚越来越不便,今冬起听我们劝,自愿拄上了拐杖,外人从背影看上去,老妈已是个老态龙钟的佝偻老人;尽管她的精神头依然矍铄有加,对生活的热情依然像年轻人,也从不服老。
    老妈起初的工作地在自己的老家,也就是我的姥姥家,寿光,与同在那里工作的父亲相识并成家,生育了哥哥和我。但奶奶常年生病,爷爷身体也不健壮,父母商量着由母亲回“老家”承担起“照护”爷爷的义务,而父亲依然两地分居。后来有了妹妹,奶奶也去世了,尚有3位未成家的叔叔,最小的叔叔年仅15岁,老妈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老嫂比母”的责任,将全部心思和精力都放在了“上有老下有小”的责任上,忙得无暇,也没心思想家,极少回娘家。
    我爷爷家距离姥姥家也仅80多公里,但那时交通不便,尽管父亲有条件“凭票”买了2辆自行车,但一家好几口人,一起出行依然困难;我依稀记得妈妈曾很伤心地提起“6年才回一次娘家”的难过,那也是我第一次对“回姥姥家”有深刻记忆的一次。
    后来,日子好过了,道路通畅了,交通也便捷了,父母却又因看护下一代而被迫来济南安家,不会开车的父母只能“等”我们有空,才能回去看看。
    现在,高速畅通,回姥姥家仅需3小时不到,但老妈的身体却大不如前了,而老妈一辈也仅剩我2个90多岁的舅母尚在;老妈便时常念叨着“回家看看”。我们晚辈很理解她的心思,也极想满足她的心愿,却总担心她“会累”。
    这次“回娘家”,既是老妈三番五次和我们每一个人念叨的效应,也因昨天到了我的爷爷家,住在了城里,去姥姥家正在返回济南的途中,直到入睡前才鼓足勇气确定了“回”的决定。
    舅舅家的、大姨家的、三姨家的、大舅舅家的,几大家人各自3、4代,向着同一个“家”相涌而至,激动万分地奔赴一场跨越年龄、跨越区域的亲情和回忆。
    计划回济南接待女婿的二表哥临时取消了返程,大表哥、大表嫂带着孙子们多住一天,三姨家的表妹早早地从日照赶来,表弟全家都来了...四世同堂的30几口人,各家转转,每人都聊聊,认识的说着几十年前的故事,未见过其人的联想着听说的事儿...;同龄人聊着逝去的交往,隔辈人问候着...,小孩子茫然四顾,不知该喊什么称呼...笑声朗朗,刺破苍穹,引得邻居们注目;也有老妈的旧相识,专程坐着小辈的三轮车来“见一面”...一家人的热闹,仿佛成了整个村子的盛事。老妈更是兴奋得合不拢嘴,忘了喝水,忘了疲惫。
    我小时候因无人照看,曾在3岁左右被送到姥姥家住过100天,旧人旧事很多,我也成了最繁忙的“客人”,这个拍拍肩膀,那个摸摸脸蛋,我沉浸在被爱包围的兴奋中,竟然忘了关照女儿和LG,更忘了拍照。
    93岁的舅母和96岁的舅母依然硬朗,头脑清晰,眼不花,四肢也活动灵便,真是家里的一对“活宝”。87岁的老妈,看望93岁、96岁的嫂子,真是一大喜事。   
    30几口人聚在饭店里,也把酒店的热情和年味给点燃了,顺势喊了“照相馆”的专业摄影师,拍下了一家人的团聚,留下了难得的美好瞬间。
    老妈恋恋不舍,舅母也紧握着87岁老妹妹的手,我们许诺“下次再来”,两位老人都落下了幸福的泪水。
    老妈的兴奋和幸福一直在回城的车里弥漫着、持续着,按山东传统,出嫁的姑娘有“初二回娘家”的习俗;而远嫁且一生为婆家付出的老妈,这是人生第一次享受“出嫁姑娘”“初二回娘家”的幸福和权利,这也是老妈格外开心的原因。
闲说杂绪(801)20250130,陪老妈“回娘家”
P1  家和万事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