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说杂绪(786)20250105,监考所遇随想

(2025-02-25 20:26:14)
标签:

闲说杂绪

监考

随遇随想

尴尬

情感

分类: 妈咪的文章
前言:
    谢绝收藏和转载!谢绝收藏和转载!谢绝收藏和转载!
    周末陪女儿和小朋友2天,开心快乐着,并未觉得累;女儿临走专门叮嘱“好好歇歇”,我还不以为然地声明“不累”,窃以为自己仍“年轻”,仍保持着曾经的活力和体力。
    然而,昨天下午赶班回来,身体的疲惫感便乘虚而入了,晚饭后步道2分钟,就斜靠在沙发上做起了混沌的梦;被LG喊起来“睡觉”,却又格外精神起来,竟又熬夜过了凌晨。
    今天一整天的早出晚归,身心便给个颜色看看,睁不开眼、迈不动腿、脑子不灵...。此刻,LG在外应酬未归,我依然云里雾里一般,胡乱填饱了肚子,却提不起精神,一边看着电视,一边回叙,等LG回来,互相鼓励着“出去走走”。
闲说杂绪(786)20250105,监考所遇随想
    2025年1月5日,监考所遇随想。
    之所以把今天独自成文,并不是有值得记录的所见所得,而因今天是本学期工作的最后一天,香喷喷的“寒假”在即,即便累成狗,内心也因期盼而快乐着。
    况且,每次的监考,我都会因遇见而有所思所想,也会更正自己的“秉性”,并告诫自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尽管每次都以“失败”告终。
    本次监考,我依然未能逃过“年龄大”这道坎儿,在“轮”的秩序下“迎难而上”,一天监考4场的强度,凭58岁的年纪,只能用“熬”来坚持和支撑。
    一上考场,就默默告诫自己:别太认真,别太较真儿,别和“潜规则”过不去。但依然会在蛛丝马迹中坚持着自己的底线,值得为自己点赞的是,第一次能在“看得见”的行为下,假装“未遂”而不了了之,给足了“作弊者”的面子,自己也没惹气生。
    一起监考的是同系辅导员,年轻的XDP老师,巧合的是考生是他带班的学生;平日与他交往不深,仅因落实学生请假事宜通过几次电话,“共事”还是第一次,对他的为人处世很陌生。凭以往对导员工作方式、处理问题方式的认知和理解,我不想把监考当成自己的“主场”,打算以他为主,自己辅助。
    神经放松下来,遵守着“站立监考”的规则,在空闲处悄悄地来回走动,既给考生们以震慑,也免得自己打盹儿。走着看着想着,就看到了教师墙上挂着的几幅“励志图”,吸引我的是“荷”,忽然联想到“自己画画”的兴趣已搁浅了数月,仿佛已“逃离”了我的日常,即便闲着,也很难再提笔作画了。
    于是自责,暗下决心:寒假“画几幅”,便即兴拍下了简单的“荷花”,计划做“自己画画”的素材,希望自己能从简单动手,再开启“画画”之旅。
    胡思乱想着,忽视了考场环境和氛围,忽然就听到讲台上XDP和一位男生像是有了不和谐的言语,赶紧走过去,听明白了来龙去脉,原来面熟的该生未按要求带身份证,仅凭学生证入了场,自己的导员也为严格按“两证”要求“拒绝”他考试,只说“先考试”;到交卷时,又告诉他“手机先放我这里,去派出所开临时身份证来换”。男生便极不服气,认为导员“故意难为”他,嘟嘟囔囔地“不服管”,眼睛里甚至露出了邪气和凶光,压导员一头的年轻人,颇有“梁山好汉”的豪气和鲁莽。
    我立刻半嗔半怒地“呵斥”了男生:“既然早就知道丢了身份证,为什么不提前去补办?”,强调了他的“有错在先”,又催促他“赶紧去办吧”,并随他走出了考场,小声劝导:“既然你有错,和老师顶撞又有什么意义?你在这里纠缠、解释、逆反的时间,出门就到派出所办完了...”,男生似乎豁然了,眼睛里露出轻松的光,快速地离开了。
    20分钟不到,XDP就QQ给我“临时身份证”的图片,像是向我证明什么,“办好了”;我突然生出尴尬的情绪来,估计是我以往的“认真”“较真儿”在导员群里已名声在外,并有了“惧怕”的成分,“严厉”应该是做给我看的。
    想明白后,我哑然一笑,以“这些熊孩子”化解了说不清道不明的尴尬,也化解了自己的“好意”:不知,这个“联欢会”上说相声的学生,能否懂得我的用意?
    另一件事情也让我哭笑不得:某2位学生因备赛国赛而缺课不少,系里以“成绩”补“学时”,专门出了一份说明,牵扯到需配合的课程和老师,唯独“遗漏”了我的课和名字,我仿佛左右为难了:不将情面,按平时成绩,这两个学生“不及格”,是我的做事原则;但,他们真的取得了成绩,既是事实,更提高了他们的能力,这也是教育的目的。我思来想去,在“给分”和“不给分”间犹豫不决,难以决断。
    恰好ZH科长开巡考,便和他说起此事,他的第一反应是“不是我弄的”,并去问了“负责的H”,ZH专程到考场来告诉我:“学生自己填的,没填你的课”,并声明“H说不能改”;听着这显然站不住脚的理由,我也不想争辩,只想“做好”,对得起学生,也不想留下“不公正”的把柄;ZH又去找专业负责人L,让L去协调;我放下心来,专心致志监考。
    10分钟后,H在QQ对话框里发来一张“加”了我、并盖公章的纸,留言“好了”...。我回复一个OK,心里却像打翻了五味瓶,咂摸不清什么味道。
    越想越觉得自己“该委屈”,也该和要好的同事“说出来”;于是和HK聊起了此事,HK的第一反应很强烈:“都是些糊弄的主儿,都不想承担责任...”。若果真如此,我的认真和原则便似乎真的毫无意义了。
    每次监考,都有“故事”,我也很无奈。
闲说杂绪(786)20250105,监考所遇随想
P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