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谢绝收藏和转载!谢绝收藏和转载!谢绝收藏和转载!
突然降温了,才有了往年此时的温度和感觉,10天后正式“供暖”才有了理论上、精神上和体感上的需求和价值。很多同事都穿上了棉服、羊毛大衣,我似乎又穿得“看上去很俏很冻人”,频繁被问“不冷吗?”问得原本不觉得“冷”的我好像真的感到“有点儿冷”了。
七个大早,洗了4天以来的第一次澡和被“包裹得严实”的脸,赶个早班车,前2节课一个人的办公室里,自由地开足了暖风,码字回叙,很是舒服又惬意。
2024年9月11日,慢跑D43,阅读,夜思。
接连2天的披星戴月、早出晚归,身体疲惫之外,更多的是心灵的劳顿和倦怠,连轴转了48小时,真正该自己干的活儿仿佛刚刚开始,为一些貌似无意义的安排忙碌着,卷在“不自由”的漩涡里,被动地像陀螺一样停不下来,没有属于自己的空间,没有属于思考的时间,心底难免会在疲惫的同时生出一丝丝无奈和厌烦,“做自己”的想法愈加强烈。
于是,晚饭后,克服身体上的劳累和精神上的倦怠,逼自己到软件园去,乘着温煦的夜色,追随者众多“自由”的跑者,完成了5KM的慢跑,除了些微的汗,才感觉全身舒爽了,精神愉悦,心才沉静下来。
秋风里,斜杠出一场夜色下的慢跑,5
KM的边走边想:“自己唯一能带走的就是大脑中的智慧;观察和思考是催生智慧的最好温床。”
“人生如寄,多忧何为?今我不乐,岁月如驰。”
回家,能将此安静的状态持续的,唯有阅读;翻出暑期开读、至今未读完的《鼓楼下》,在那个年代的文字和故事里,让灵魂慢慢游走,渐渐找到“心的归处”。
给自己一小时读书,沉静疲惫的心:
“自我约束是一种美德,是文明战胜野蛮、理智战胜情感、智慧战胜愚昧的表现。”
静心后,又要在深夜的静谧中,投入到次日的备课中,“忙”,才像是快乐的。

P1
慢跑D43

P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