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谢绝收藏和转载!谢绝收藏和转载!谢绝收藏和转载!
新浪“审
核”的异常着实令人郁闷,也只能无语,我已放弃了“期待”,只是由着自己对文字的喜好坚持着“每日一博”的回叙,至于何时能“显示”早已不抱幻想,只祈祷着“不丢,就好!”
只是难为了来访的博友们,恐也早被这“无序”的“日记体”流水账搅得没了兴致吧?况且还有“不能评论、留言、纸条”等“哑巴”“瞎子”式的现状呢?
真的搞不懂:新浪在干什么?新浪意欲何去何从?但我也很坚定:只要能码字,就留在博园里。
2024年3月22日,百花公园赏玉兰花开。
一年一度的玉兰花开时节,泉城各公园里的各种玉兰花竞相开放,尤以“百花公园”最盛,堪称“玉兰花”之翘楚;赏花者众多,尤以周末为甚,据报道,“扎堆”以至呈“寸步难行”之盛况。
为躲“摩肩擦踵”的拥挤,为避“看人不看花”的尴尬,我刻意选了工作日的今天(周五),约闺蜜一起前去赏花。
位于市区成熟地域的百花公园,主打“百花”品牌,迎春花、忍冬花、海棠花、桃花、杏花、樱花、牡丹花、芍药花...,应有尽有,自成规模和性格,尤以“玉兰园”面积最大,有白色、黄色、粉红色、紫色等高低错落、大小各异、各具情态的各种玉兰,每年3月底、4月初集中绽放,蔚为壮观,也是市民们赏玉兰花的最佳去处。我是玉兰花的爱好者,也是“百花公园”的常客,更从未缺席过她的玉兰花盛势。
今春气候异常,该暖和的日子像初冬的寒,终于“乍暖”几天,似乎看到了春的盛景了,却有突然“大幅降温”,人们又穿上了羽绒服,貌似过起了冬天,“倒春寒”时间较久,对苗木花果极其不利,致使迎春、连翘等应早春灿烂的花儿“憋”在了花苞期;仲春刚过,天气似乎仍不像往年的暖或热,但卯足了劲儿的花儿却沉不住气了,争先恐后一股脑儿地绽开了,百花“扎堆”成了龙年春天的花事“标牌”。
尽管刻意选在了“周五”,刻意“低碳出行”,却依然被“人挤人”的现状吓到了,成群结队的老年人,花枝招展地喊着笑着,在树下、花前,穿着五彩的衣裙、摇着艳丽的丝巾、摆着婀娜的姿势,极具“仪式感”地拍照、拍视频,现场直播;用挤得“水泄不通”形容毫不夸张。“老龄化”的社会现状昭然若揭,也生出“忧国忧民”的焦虑。
也有孝顺的孩子们推着轮椅上的老人来赏花,蹒跚学步的孩子在花丛里咿咿呀呀地挪着稚气的童步,发出无邪的笑声;这种“勃勃生机”的场面,似也是喧嚣的,却不令人生烦,反倒极具感染力,让你发自内心地喜欢。
社会的两个阶层,人类生命历程的两端,都是需要“被照顾”的,都有“不创造价值”反倒“消耗”的特点,智力和智商多少也可类比;但位居中坚力量的中、青年人,却似乎对老人都缺乏耐心和包容,而对小孩子却无条件“陪伴”“照顾”,这既是“老年人”一生的悲哀,也有后代对老人曾经的“辉煌”尚未“消除”、仍不能把老人当做“弱者”的心理影响。
相信,每一位成年人,都计划孝顺老人,都想对老人“和颜悦色”,却会对老年人的“童稚化”言行不能接受和忍耐...。而生活变了,日子好了,长寿已成不争的事实,“活到80岁”已几乎是每一位“没有突发情况”人的普遍寿命,掐指算来,每人的“退休生活”比“工作年限”都长,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会在“无事可做”的退休后依然健康地享受生活,而越来越少的年轻一代却在“亚历山大”地创作价值、增加社会养老能力。
站在更高层面上,“延迟退休”已迫在眉睫,也势不可挡。
我们闺蜜仨,一个长我2岁、一个同龄,都已领“高额退休金”3-5年,身体倍棒、衣食无忧,晚辈无需经济援助和生活支持,闲着“跳广场舞”“遛狗”“八卦”...,倒是“悠哉乐哉”,却依然羡慕我的“忙”,自称“精力、体力尚有余量...”“闲得难受”。这难道不是人才的浪费、劳动力的浪费吗?
人,不比花少,是好?是坏?
三个女人,即使我不“像”女人,不具备“八卦”的能力和兴趣,被另两个“女人”包围着,也能沉浸其中,默默地听着,静静地思考着,陪着闲聊、说笑,一起午饭、叙旧,直到日落西山,才将“三人行”的相聚填得满满地,疲惫,却也很愉快。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P18

P19

P20

P21

P22

P23

P24

P25

P26

P27

P28 路遇

P29

P30 家里的花儿

P31 小区的玉兰花

P32

P36
P37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