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谢绝收藏和转载!谢绝收藏和转载!谢绝收藏和转载!
元旦后,LG就进入了“打鸡血”节奏,先是随大部队集中在市区各项目巡查,昼行夜会,马不停蹄,食宿在不同酒店,5天的疲惫后,回家换一身行头又奔了两会,又是4天的“夜不归宿”;9天的“在外”已养成“自由身”的习惯,刚回家一天,又启程去了文昌看“天舟”发射,
取消了三亚的行程,匆匆地于昨日午后赶回,接待来自魔都的SHEN老师,“陪”到凌晨尽地主之谊,今天实在脱不开身,由我代他送站。今晚两件事“凑”在一起,本打算能“省”出点时间来。据说,明天不是“周六”,从早到晚3件公务,晚上还有重要的“陪同”...。
时间紧、事务杂、心事重,直接导致了他的“不适”,咳嗽不止,似乎直逼“肺部”;牙龈充血肿胀,只能流食...。
我除了着急,催着“歇歇”“去看病”,无能为力;也只好“陪”好自己,不让他操心费神;已进入假期模式的我,闲时似乎多了,码字回叙,自然是最好的消遣。
2024年1月5日,我与《河边的错误》。
LG正在各区各项目上连轴转,昼夜不舍,吃住都“省”了家里的,我也不必赶着做饭,时间可自由,正是读书好时机!将拿起、放下,找不到;寻觅,又拿起,才读完的《河边的错误》读完了。
其实,《河边的错误》已被拍成电影,在各大影院公映;当初,同事XL提出“一起去看”,我大概浏览了剧情后,拒绝去看电影,选择了先在文字里感觉“余华”。
这是一本小说集,收录了余华的4篇作品,《河边的错误》是代表作。
这也是第二本读着读着“找不到了”的书。除了《河边的错误》,其余三部小说似乎故事性都不强,细节不连累,显得有点“梦幻”“游离”,像是考验读者的耐心;然而咀嚼数日后却又极想再读,也能联想到一些细节中蕴含的不言而喻,能思考到文字背后潜藏的精神力量;不必追究谁是真正的凶
手,“命运的看法比我们更准确。”因为:“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了时间。”
一、《河边的错误》
1.
命运的看法比我们更准确。
2.
看法总是要陈旧过时,而事实永远不会陈旧过时。
3.
按自己的能力来判断事物的正误是愚蠢的。
4.
看法在很大程度上是虚荣和好奇在作怪,好奇心引导我们到处管闲事,虚荣心则禁止我们留下悬而未决的问题。
5.
权威往往是自负的开始,就像得意使人忘形一样,他们开始对未来发表看法了。
6.
事实上很少有人会对自己所不知道的事大加议论,人们习惯于在自己知道的事物上发表不知道的看法,并乐此不疲。这是不是知识带来的自信?
7.
那些轻易发表看法的人,很可能经常将别人的知识误解成是自己的,将过去的知识误解成未来的。
二、《古典爱情》
1.
笔杆敲打砚台的孤单声响。
2.
她的声音虽如滴水一般轻盈,他还是沐浴到了,不由微微一笑,笑容如同水波一样波动了一下,他自己丝毫不觉。
3.
茅舍上虽有烟囱挺立,却丝毫不见炊烟升空四散开去的情景。
4.
此去将是何处?
三、《偶然事件》
1.
不安是一切的开始。
2.
麻木,是另一种不安。
3.
离婚也是一种愤怒。
4.
男人因为女人去杀人本身就愚蠢。
5.
只有分歧才能讨论下去,如果意见一致就没有必要讨论了。
6.
不要把自己的精力只花在一种可能性上,这样足能使你离事实的真相越来越远。
7.
春天唤醒了人们对色彩的渴求。
四、《一九八六年》
1.冬天已经过去,春天已经来了。
2.
挤在拥挤的人堆里,挤在拥挤的声音里,她果然忘记了她决定忘记的那些。
3.
桃花正在挑逗着开放。
4.
整个小镇沐浴在一片倾泻的光线里。

P1

P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