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谢绝收藏和转载!谢绝收藏和转载!谢绝收藏和转载!
被动,总是令人不很舒服,不管是被动地忙,还是被动地闲,即便是天赐良机地兴奋,也会因大乱自己的计划而略感不适。
今天,又是被动的一天,上午不必赶班车,还可继续昨日刚重新开始的慢跑,其实内心感觉很放松,却仍闷闷地;中午去赶班车,又因发车时间改动而被动半路打车;暮秋时节,温度如春,不必换上准备的秋装,初秋的行头出门,仍热出一身汗。一切非正常的,都会引起或多或少的不安、猜测或恐慌。
好在下午会议仍在继续,我可安静地坐在办公室,码字回叙,享受文字里的自由和快乐。
2023年8月29日,慢跑D7,出门饺子。
周二,上午不必上班;女儿仍在“补觉”;我一个人到软件园去,既留给女儿安静的环境,又将慢跑的小目标坚持下去;绕外圈塑胶跑道慢跑4圈,用时30+15 mins,感觉很舒服很愉悦。
与女儿一起吃了早午饭,步行赶班车,按既定时间和步速按时到了班车点,新生仍未报到,很多老师上午都不必到校,一起的同事很多。班车如约姗姗而至,却满载而“拒载”了我们7个人,前几天刚统计了乘车人数,按理不该出现的“意外”,又让我遇到了;后2站还有10几位老师也站在午后巨晒得马路边,不知所措;每位老师都在和自己的系部联系,都给出了“等着”的
不一样的答复;大多数人都在集中开大会,今下午的集中例会只是“虚设”的,我们去了也只是“刷脸”、坐着、再“刷脸”回家。但没有任何一位“上面的人”给出一个“回家吧”的回复;“等着”也是个二维的未知数,既不知道是否有车回来接我们,也不知道何时能来接我们,大家都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自行回家”,被“刷脸”整得无所适从。
终于从下一站的同事传来消息,某老师以“私交”名义打了后勤人员的电话,“排车来接”,也没说“几点”;一行人算计着班车来回的时间,2小时的往返路程将“漏”下的10几人接到40公里外的校区,是否还有“上班”的意义。
翘首以待,终于看到一辆车的司机从窗户里往外看,感觉像看到了救
星,我们也终于在太阳下多站了1小时后被“接”上了车,到校已是14:30,而3:00就“刷脸”下班,又乘上了返城的班车。这个班上得,实在尴尬。
不是在上班的路上,就是“在路上”上班;今天突破了2 W步。
秋天正午的马路边,吹风1小时,不一样的经历,不一样的感受,必须mark一下。程式化的东西,有时很害人。
2023年8月30日,出门饺子。
女儿在家短短几天,还要忙着做PPT、遥控师弟实验过程等网上的事情;我和LG都如常上班,也没能抽出时间多陪,她也就图了个心理放松、能看看姥姥而心安。
相聚的时光飞逝,女儿今下午17:00又要返沪了。我没课,一心在家陪着;女儿早上补觉,省了早饭;按老辈人留下的“出门饺子进门面”的说法,女儿也愿意“吃饺子”,并提出了“山苜楂肉馅”的要求。我一边忙着调馅、和面、包饺子,一边想着慈父在世时对女儿“吃饺子”的特别关照,女儿不吃姜,慈父的“调馅秘方”里是离不开姜的,于是慈父每次调馅每次嘟囔:“看你到了单位、吃食堂,谁会格外不给你放姜”,言外之意,希望女儿“能随大流”“改一下习惯”;但每次如此说着,每次的饺子馅里都没有姜。女儿也每次都撒着娇“我只吃姥爷包的饺子”“姥爷调的饺子馅最好吃”。爱,就在日常的点点滴滴里,浓浓地流淌、延续,也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家人。
如今,慈父去了天堂,女儿也曾说“再也吃不到那么好吃的饺子了”;我尽力像慈父一样为女儿做饭、包饺子,却仍不能弥补女儿的遗憾。
人的口味,都是小时候的留痕,也都是爱的承载和记忆。
LG上班,抽闲回家陪女儿午饭;饭后小憩,女儿将网购来的小鸟的新窝、乌龟的新房子安装起来,作为“送给”LG的礼物;17:00又急忙奔了“奋斗”的沪上,我们仨也又开始了彼此牵挂的日子。
P9 短暂的相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