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谢绝收藏和转载!谢绝收藏和转载!谢绝收藏和转载!
都羡慕“说走就走的旅行”,忙碌的人却总是“说走就走的公差”;临近国庆,“说走就走”却成了“一票难求”的障碍和尴尬。女儿明天要在北京参赛,无奈买了“红眼航班”,此刻正在“候机”,返程“抢到”一张奢侈的“一等座”;LG接到去南京的“公差”,却一直为买到“票”,还在一筹莫展地想着法子。
这种“捉襟见肘”的运力,大概出现在今年暑期,3年“蜗”着的人们挤爆了高铁和飞机,本以为“暑假”过后就能舒缓,却始终不见“空座”,甚至国庆长假未开始就已“爆满”。看来,我们的“高铁速度”又到了该升级扩容的时机了。
LG还在忙着工作,电话让我“一个人吃饭”,2天流质饮食后的贪婪,让我食欲大振、胃口大开,自己一个人能吞下半只“德州扒鸡”。
饭后消食,码字回叙,又恰逢“说走就走的民俗体验”,就有了上面的上篇前言。
2023年7月15日,说走就走,去民俗。
一天闲在家,又逢周末,读书、喝茶、画画之外,想着给LG做一顿“家庭版”包子改善生活;发好了面,洗好茴香苗,只等LG“回家”的电话,便可三下五除二做成一顿LG最喜欢的热乎乎的周末晚餐。
不曾想等来的是“说走就走”的电话。18:30左右,正准备不等“回家”电话就蒸包子,LG的电话来了:“今晚去民俗住,3家约好了,大概21:00左右山脚下的民俗集合。”
忙碌着的LG,已无法“计划”周末的生活,只能临时决定“说走就走”;这样的郊区周末着实意外之喜,也让长期“孤独”在家过周末的我兴奋不已,但却让“发好的面”成了无法处置的“难题”。LG说“放冰箱里,明天再做,坏不了。”也只能如此。
于是,3家人“说走就走”,不城市不同的家里向山脚下同一个方向汇集,21:00前全部抵达,已退休的ZH家夫妻早已吃了健康晚餐,又陪着我们再吃一顿,酣畅随意地喝酒、闲聊、打牌,60后的人竟也能在安静的山脚下、山村的犬吠声中、民俗的院子里,熬夜到凌晨。
P1 住在民俗
2023年7月16日,住在民俗。
山脚下的夜晚安静得让人无法想象,漆黑的夜空闪烁着几颗亮晶晶的星星,枕着童年的回忆入眠,睡得踏实又幸福。
一觉醒来,清澈的晨曦透过纱帘照着眼睛,微醺的暖意让人从工作的忙碌回到倦怠和慵懒。
走出小木屋,窗外院子里的小花,随晨风飘舞,淡淡的花香一阵阵飘进心里,放眼望去,清澈碧绿的湖水荡漾着微澜,远处的青山幽幽地沉浸在雾气里,朦胧中透着浪漫,头顶上的天空,澄澈无云,仿佛一眼就能看到天边;山水连接处清晰地映着绿色的山峦倒影,使得湖水也绿意盎然。
早起的ZH夫妻从山村边的山坡上下来,手里提着刚才的带着露水的野菜,兴致勃勃地夸着“空气真好”,相约“改天再来。”
简单的农家早饭后,3家大人又开心地聚在一起,喝茶、聊天,人人都放下了平日的模样,不去想任何工作或世俗的牵绊,心灵自由,精神放松,惬意得流连忘返。
本想再续约一段时间或又一晚的民俗,“供不应求”的店家无奈地婉拒,“另有预约,马上就到”,全村的民俗竟无一空房,我们只得在店家一再的“催促”下,磨磨蹭蹭地返城了。
LG的“民俗感觉”意犹未尽,径直导航去了类似郊外的新家院子,换另一种“乡村”环境,继续体验“民俗”的惬意。
回到家,已是夜里22:30,我已没力气去“照顾”冰箱里的发面,只好听了LG的“坏不了”的劝慰,“明天再说吧!”

P9
自家新院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P18

P19
新收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