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谢绝收藏和转载!谢绝收藏和转载!谢绝收藏和转载!
这几天忙得无暇回话的女儿,提前一刻钟到“急诊”上“夜班”,趁换白大褂的间隙忙里偷闲简单打过来两句话,一句是“我今晚到急诊了”,第二句是“你们按时睡”,就再也没了回应。
以前也理解医生的忙,但直到女儿上了班才知道医生有多忙;回叙春节短暂的5天团聚,似乎真的是我们仨今生奢侈的“在一起”时光了。
2023年1月26日,不一样的“破五”。
大年初五,俗称“破五节”,据说还是“接财神”的日子,北方人在“破五”这天要吃饺子以讨个好兆头。
记忆中小时候的“破五”是很热闹的,清晨还在睡梦中就被噼里啪啦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叫”醒,睁着惺忪的双眼,又在父母的各种叮嘱中,吃上热气腾腾的饺子,窗外寒气羡慕着室内的温暖和温馨,试图挤进室内,却被厚厚的玻璃窗挡住,行程一层看不见人的哈气,一家人的祥和幸福便在这蒸汽弥漫中对荡漾。
“禁燃”以来,“破五”似乎只与“吃饺子”有关了,不再有难忘的其他记忆。今年的“破五”却又是不一样的。女儿明天清晨即返程,回老家过年的各位长辈们也都赶回来奔“一年一度”的大家庭聚餐。第一个不一样,是85岁的老妈仍愿意多“宅”几天,而缺席;第二个不一样,是16口人的团圆饭,在济南寻一张大桌也是件极不容易的事,感谢好友N总,刻意交代了“值班留守”的3位员工,为我们张罗了一桌丰盛而热闹的“破五”午饭。
更不一样的是,小时候一起跟着我游泳、吃肯德基的三个已成年姐弟,今天见到了大家庭新添的小弟弟,我最小的侄子,尚不足5个月,也来参局,且独自喜得合不拢嘴,更为大家庭添了喜庆和希望。
午饭后,妹妹去值班了,我带着女儿,陪国外回来、因“疫情”尚未面见姥姥的外甥“戴口罩”去看望老人,独自国外2年的外甥依然是个大人,懂礼有情,自强自立,既是我们的骄傲,也很让老人放心。
外甥午后约了朋友“调酒”,我和女儿送他回家后返回,等饭后到单位开会的的LG忙完回家,直奔春节的另一个不可或缺的项目:趵突泉赏灯,这是女儿自打有记忆以来的“年味”之一。
“疫情”3年,久违的趵突泉灯会今又登场,我们仨无论如何都要
挤出时间去走一圈,找一找女儿记忆中的“年味”,除了赏灯,还要在公园的任何一隅寻找儿时的故事,哪里曾戏过水,哪里曾摔过跤,哪里曾喂过鱼...,多少日子、多少记忆里,满满的都是姥爷和女儿的陪伴和爱。
今年的灯会突出“二十大”的主题,依然很灿烂、很壮观,尤其当天色暗下来、灯光亮起来,形状各异、五彩缤纷的灯,挂在树梢上的,铺在草丛上的、插在花上的、悬在水上的...
,光影与夜色相辉映,游客和淙淙泉水声交织在一起,宛如一幅活生生的“清明上河图”。
随着“即将关园”的喇叭声和人流,恋恋不舍地别了灯会,也意味着别了“兔年”的“年味”,更意味着离女儿返程的时间更近了。
我们仨的“破五”饺子,照例是女儿最喜欢的胡萝卜素馅,吃着聊着,互相关心着彼此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珍惜着难得的团聚时光。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P18

P19

P20

P21

P22

P23

P24

P25

P26

P27

P28

P29

P30

P31

P32

P33

P34

P35

P36

P37

P38

P39

P40

P4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