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说杂绪(303)1102-1103,家常便饭

标签:
闲说杂绪吃好喝好家常便饭幸福情感 |
分类: 妈咪的文章 |
前言:
谢绝收藏和转载! 谢绝收藏和转载!谢绝收藏和转载!
兔年春节,既胆战心惊(担心再度被‘阳’),又兴高采烈(三年 都没有如此自由过 ),更感觉时间过得太快。女儿年初一晚上到家,短短5天相聚,吃“妈妈牌”饭菜的机会微乎其微,除了早餐,似乎仅给了我3次展现“计划厨艺”的机会。
初六一大早,女儿又返沪,初七就值了24小时的班,她的辛苦,我的心疼,无法言表,我们家的“年”从心底上过完了。传统中的“年”还有很长一段时间,过了初十,还有十五,紧跟着的“二月二”,老百姓心里的“年”是一种暖暖的情怀和情感寄托,可以有不同的“借口”延续到又一个春节。
日子却该回归正常了,社会面初七正式开工,中小学正月十六开学,而我们延后一周,掐指算着,仿佛还有一段时日允许“自由”挥霍,昨日工作群里发了“提前一周检测体温”的通知,瞬间觉得“开学”已箭在弦上。时间是一条不可复制的长链,远远地似乎望不到头,一旦拆分成一段一段,便感觉短得令人紧张,局促得喘不过气来。也因此,珍惜每一天,活在当下,是最实在的。
2022年11月2日,打破常规。
打破常规,本身就有成败两种结果:板栗大如鸡蛋,新买的切板栗工具就失效了;创新蒜爆羊肉小油菜,味道不错;饭店里吃过多次的茼蒿炒豆腐,今天终于 解锁了豆腐炒茼蒿,色香味均不输五星级酒店大厨的水平。
都是小喜欢。
2022年11月3日,童年的老家味道。
从小受爷爷和慈父对“吃”的观念影响,一直把“吃好喝好”作为生活 的第一大事,
信奉爷爷说的“人是铁饭是钢”的话和慈父的“身体好,才能好好干工作”朴实道理。
小时候,物质匮乏,凭供应票很难买到喜欢吃或者想吃的好东西, 孩子多的家庭要维持 饱腹甚至都令父母头疼。而我的父亲,始终把“吃好喝好,养个好身体”看得比置办家具、买新衣服等重要,我们也因此能一日三餐有菜吃,逢年过节有肉吃,平时能吃上时令水果,冬季还能保证一天一个小苹果,当时被无数小伙伴儿羡慕得直流口水,直到如今回忆起来,都还啧啧夸赞,说“太幸福了”。
我成了家,做了母亲和厨娘,虽然做不到慈父“色香味俱佳”那般讲究,但潜意识中对饭菜质量、数量却一直有着根深蒂固的观点:菜数要比吃饭人数多,尽量调整做法,换口味,争取“色香味俱佳”;尽管被吃惯了姥爷“一级厨师”大餐的女儿戏诺为“你这也叫做饭?”,却也是圈里公认的“用心做饭”的人。
准备晚饭时,恰好看到一瓶虾酱,忽然想起小时候常吃的一道菜:鸡蛋葱花蒸虾酱,儿时的回忆瞬间袭上心头。
用章丘大葱、富硒鸡蛋和精美的高档虾酱混合在一起,放笼屉里,与萝卜丸子一起蒸,随着锅子的热气升腾,不一会儿就满屋飘着记忆中的美味了。
吃的好饭,才能做好事!地道的家乡味道,小时候不曾吃过海鲜的LG一边大快朵颐,一边笑称“治鼻炎”。
P6 都是小喜欢
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