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突然走入市民视野的梯子山,又名云梯山,位于济南南部山区西营镇降甘峪南端。据说是济南最高的山,海拔976米,主峰耸入云端,气势苍茫,自然植被茂盛,负氧离子浓度高,还有几处有名的山泉和不计其数的无名泉,是锦绣川水库的发源地之一。这还是一座至今未被开发为景区的山,在圈
地、开发、收门票盛行的南部山区,梯子山以其原始生态固守着安静和苍凉,被称为济南美丽的后花园,因此成为驴友们练腿的最佳去处;每逢周末,很多市民也举家出动,驾车来到梯子山下,沿较平缓的山道走一走,吹吹山风,赏赏不同季节的山景和水果;走累了,坐在大树下,摆一张桌子,泡一壶山泉茶,或热闹地侃侃而谈,或安静地树下读书,实在惬意。山脚下有梯子山村,20几户人家,百十口村民,以种植水果为主,近几年也陆续开了几家“农家乐”,来此休闲或登山的人们,午餐坐在树下的小板凳上,吃着地道的农家饭,便会忘了工作的烦恼、生活的焦虑...,将身心置于自然中,别有一番滋味。
自从几年前认识了梯子山,我便喜欢上了她的安静、淳朴、自然,但逢周末有闲暇,便和LG驱车前往,将车停在熟悉的农家乐院里,步行走过安静的梯子山村,数着一棵棵古老的板栗树、核桃树...,偶尔也和坐着板凳晒太阳的老人们闲聊,说一说梯子山下的古树和石头,聊一聊村子的历史、山峰的典故和村民的幸福生活。一年四季,我和LG都会多次来探访梯子山的清静、寂寥或繁华、热闹,只要一闲,一想到“户外走走”,梯子山自然是不二首选。
牛年不利,元月2日晚骨折,接二连三地腿脚不便,至今未曾正式“户外”,想起来自然觉得失落和沮丧。时已至仲夏,小区院子里已是满目葱茏,同窗L也早按捺不住“同行”的心思,多次建议“进山”,慢慢走一走,我一直未敢“贸
然”而行,尝试着先在软件园的塑胶跑道上走走停停多日,今天终于鼓起勇气,约了L一起到梯子山下“乘凉”。
两个男人自然都“宠”着我,不用我开车,不用我背包,我只管甩手漫步,还不时收到“注意”“慢点”的叮嘱,被照顾的感觉仿佛回到了年轻时候的岁月。依然将车停在已是常客的农家乐,沿着进山的道儿边走边聊,天公作美,阴着天,空气清新舒爽,微风习习,恰是山间漫步的好气候。也有像我们一样周末来山间放松的中年人,随意地走着、聊着,虽然陌生,遇见便像熟客,相互打个趣、逗个乐子,自由和快乐便在心间流淌了。村民种的樱桃已开始红了,青涩的苹果挂满枝头,满眼翠绿的植被几乎已成为村子的华盖,树梢上偶有喜鹊、小鸟儿飞过,林间还有一只野猫无视闯入领地的人们,蜷着身子,安静地在树下打盹儿。
村民已开始在路边摆摊卖时令的水果,不同品种的樱桃、早熟的桃儿、桑葚...,还有几样一年四季都有的干 灵
芝、红参、山鸡蛋、小白菜...等;一位70多岁的大哥听着抖音故事,哼着小曲儿,见我们迎面走来,笑眯眯地招呼“买樱桃吧?”LG和L随意地聊几句,像和自家大哥一样谈天说地一样亲切自然,我的目光被小山沟杂草中的一株“绿草辫子”吸引了,这是一簇杂草,被精心聚拢,编成了漂亮的绿辫子,支棱在风中;这景象立刻给了我启示,这不是一根寻常的草辫儿,而是编者内心的灵秀和对生活的热爱;恰好一位中年妇女走来,主动炫耀一般地告诉我:“这位大爷编的”,并用崇拜、自豪的眼光去看正与LG聊得起兴的老人,就见老人瘦削的脸庞上,一双有神的眼睛,幸福的目光,清矍的神情,灿烂的面容。我由衷赞叹着他,并暗下决心:保持对自然的喜欢、对生活的热爱,对得起自然赐予的美景,对得起悠悠岁月。
被昨天的夏雨湿透、洗净的山色,满眼苍翠,山泉淙淙作响,小鸟儿在枝头欢唱,闲着的老人坐在屋头或树下,安静地盯着进出的我们走过,农家乐的主人却已忙碌起来。最靠近山脚下的“农家乐”也是梯子山下经营最早的农户,院角一棵老板栗树,粗壮硕大,主人称其为“百年老树”,视为“图腾”,树杈上挂着寓
意的红 绸 带,在树下放一块泰山石,上书“老栗行”,据说自家老人书写,让一处普通的农家院落充满了诗意。
LG又一次想就地取材,在杂草间捡一根被昨夜的风雨吹断的树干,手脚并用“修理”一番,意欲给我“做”一根随身的“拐杖”;L一边说着“到车上拿登山杖”一边“兄弟齐心”,一会儿我就有了可依赖的“纯手工纯天然”的登山杖。LG和L都顾及我的腿脚,选平缓的一条小径,慢慢地踩着杂草和碎石,穿过一棵棵有历史有故事的老树,渐入丛林中。山中的地面仍湿着,杂草被浇得水灵灵地,仿佛一夜之间窜出了几米高...。
梯子山属泰山余脉,山间碎石多带有泰山石的纹理,颇有特点;两侧古树林立,像村中上了年纪的老人,娓娓诉说着梯子山的历史和文明。
尽管我解释着“没事”,也一直跟着他们的步伐和节奏,二人还是决定“半路返回”了,到停车的“农家乐”,选一张树下的桌子,LG泡上医护山泉茶,品着聊着,微风吹过;点几个地道的山里人家的家常菜,边吃边聊,享受兄弟的亲密无间和自然的淳朴舒爽。
不知不觉就到了16:00,辞别熟悉的老板娘,和L分道各自回家。这一次的梯子山之行,尽管没有“登山”的实质,却真实地开启了我的“户外”之路,给了我重新“运动”的勇气,多谢LG和同窗L的暖心陪伴和鼓励。
途中,LG忽然想起友人曾提到过的云台寺,问了高德,遵导航,顺路到访了位于芦南村、正在建设中的云台寺,后文再叙。
P11
P18

P19

P20
P23
P30

P38

P39

P40

P41

P42

P43

P44

P45

P46

P47

P48
P58
P59

P60

P61

P62

P63
P64
P65

P66

P67
P78

P79
P8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