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四,女儿午后返了程;我好像猛然感到了双腿仍需“关照”,把生活重心又调回到了“静养”,一直喜欢的信手涂鸦,自然又成了消磨时间、安
静内心的最好心境,想起受伤之初对自己“每天一幅”的承诺,LG也已上班,一个人“蜗居”恰是涂鸦心情的最佳意境。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应该是自古口口相传的真理,掐指算来,从元月3日右膝缝针、左脚骨折固定,到初四与女儿分别,才仅短短42天,也难怪左脚肿胀疼痛,右膝常撕裂般难耐了,大大咧咧的我,确实“动”得太早太性急了。数一数时间,LG也吓了一跳,重视起来,暂不说能否有时间做得到,至少口头上大包大揽了“家务”,嘱咐我“不能大意,静养!”并趁机评价了我的涂鸦,称赞之余,建议“尝试确定一种风格”,也表达了自己对“乡村风”的情有独钟。其实,我也对木屋、小径、杂草、树木等乡村元素怀有格外的踏实感和温馨感,苦于一直对自己的粗陋的“自娱自乐”缺乏自信,总怕画不好而失了刚树立的信心;LG便又拉来女儿一起“赞赏”“鼓励”“引导”...,我终于下定决心,从初四晚上开始,尝试找一些乡村意境的简单铅笔画临摹练习。
开学前的时日,不管是否累了、能否有空闲,即便画到凌晨2点,也坚持着对自己的承诺,每天信手涂一幅,力求找到熟练的手感和自信的内心,也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每一幅画似乎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成熟,尽管仅是铅笔画,距离素描还差十万八千里,但起型、构图、明暗的处理...已基本有了“画”的感觉。
但3月1日周一起正式开学,接连3天站4小时的讲台、来回班车的颠簸,略感轻便的双腿疼痛感突然加剧,右膝时不时有撕裂感,左脚甚至肿胀得发热、比刚受伤时感觉还疼;每天坚持着回到家,整个人便像散了架,“葛
优 躺”加“迷 糊 睡”,暗无天日一般,竟有了“体力不支”“心力交瘁”的中年恐
惧。每晚都要备课,每天都要6:10起床,再也不敢熬夜涂鸦,仅按部就班的工作都疲于应付,无奈接连3天没有拿铅笔,拖到了周四。但失信于心,真的很不甘,极不舒服,也着实不能原谅自己的“懒散”和“放纵”。
终于,熬完了接连3天连轴转的工作,2021年3月11日,周四起就可闲赋在家调整了,又临时接到“学术委员会”的会议通知;周四的懒觉泡了汤,迎着淅淅沥沥的三月春雨,自己开车近1小时跑40公里,开了不足30分钟的会,又冒着绵绵不断的雨丝回家,全身像灌了铅,累瘫了,把自己“放倒”在沙发上,开着电视、泡上一壶茶,捧着一本毛姆的书,晕晕乎乎地就入了似梦非醒的放松状态,等意识清醒到能睁开双眼、四肢不再疲软,已是华灯初上的18:00,LG已在下班途中,赶紧一个骨碌爬起来,为辛劳工作的人准备晚饭。
闲赋的一天,原本计划的一幅画、几页书、一杯茶,都被“倦怠”击败,拖到了夜深人静。催着LG早早地休息了,我才能静下心来,临摹一幅仍未成熟的乡村画,唯恐3天不摸笔会手生,落笔竟仍能找到感觉,自信又沸腾在自娱自乐的血液中,熬夜到凌晨2点,总算补上了周三的一幅画,又在今天(周五)一鼓作气“涂”两幅,补交了周四、周五的“作业”,心里才感觉舒坦了一些。
2021年3月12日,植树节,LG昨天出差了,杭州、上海马不停蹄地飞;我一个人,不敢“劳动”,到阳台看一眼正开着花的樱桃树,算是有了“植树节”的仪式,又在明媚的春光里,象征性地去软件园的塑胶跑道上慢走,忍着疼痛,锻炼肌肉力量。
闲下来,有心情整理最近的“乡村风”,上传铅笔画,算是人到中年的流水账,也是对自己业余生活的一个交代。
2021年2月15日,初四,送走女儿,尝试第一幅“乡村”画,很简单,很粗劣。
P1
2021年2月16日,初五,进山摘草莓,田园季风刺激了我的乡村情怀,大胆尝试用铅笔去描写心中的安静。
P2
2021年2月17日,初六。午后和LG一起去看了《你好,李焕英》,确实感觉不错,很真挚很煽情,也从镜头中找到了熟悉的旧时光痕迹,但总觉得也不至于像网络、媒体上所言的刷新“国内”“国外”票房记录...,毕竟,这部电影的认同感也仅限于有相同经历、能找到共鸣的部分观众,“超火”的原因,大概仍主要归功于“宣传造势”和人们对贾玲自传体电影的猎奇和新鲜感吧?当然也有喜剧明星们的功劳。
尝试用双头马克笔涂了一幅竹子图,首秀,还算满意。
P3
2021年2月18日,初七,雨水节气。今天尝试画了三幅铅笔画,风格略有不同,“萝卜白菜各有所爱”,LG和女儿都喜欢放鞭炮的戏雪图,我情感上更倾向于望月的孤寂,画功上赞赏戏雪图的成熟,那幅蘑菇雪的房子,被我们三都冷淡了。
2021年2月19日,初八,一夜之间入了春,阳光灿烂,春暖花开;因意外受伤而错过了2020年的寒冬,绝不能错过2021年的春天。
行走在软件园的春光里,心里仍惦记着白雪覆盖的乡村美景。
P7
2021年2月20日,周六,LG加班,我仍一个人,画一幅乡村雪景,能安抚焦躁的情绪。
P8
2021年2月21日,初十,假期余额已严重不足,学生延后一周错峰返校,老师们却仍按原计划开学;看到通知的刹那,忽然感觉“好日子”快到头了。

P9
2021年2月22日,初十一,泉城春早,垂柳已发芽,婀娜的柳枝随风舞蹈,激发我创作了一幅高调张扬的“春柳图”。
P10
2021年2月23日,管 理
岗开学了,一线教师还能多享受3天的备课自由,趁机收拾起假期的心情,去理发,逛宽厚里,漫步黑虎泉边,赏泉水泉韵,赏垂柳依依,做好开工的准备。
P11
2021年2月24日,开学第一天,极不适应,没带脑子,没带眼睛,没带“心”,被各种情愿的、被动的、乱七八糟的大事小情催着,像被踩着尾巴的老鼠,丢三落四,云里雾里,终于以把水杯子忘在办公室而仓促结束了。
2021年2月26日,正月十五,清晨LG专门买了“哄小孩”的五彩元宵给老妈送去,老人家开心极了。
晚餐,一大家人相约,从同城的四面八方,汇聚到市中心的“客座江南”庆元宵节。疫 情仍未完全放松,一年一度的“趵突泉灯会”自举办以来第一次取消了,停在了去年的第39界;去年的灯会限制人数入园,我戴着口罩去看了一眼,算是元宵节的仪式和纪念。
2021年2月28日,周日。昨天因LG第一次能在周六可闲,约了友人凑牌局,腿脚不便活动,坐在桌边,贪玩一整天,连“每日一画”都“偷懒”了。
今天,飘起了春雨,淅淅沥沥地,LG忙工作大半天,午后回来说“变天了”,仿佛窗缝里也透进来嗖嗖凉气,围炉唰锅,是最应景的晚餐。
P15
2021年3月1日,今年的天气仍很异常,雨水节气都过了,早上竟飘起了雪花,微信圈里各地的雪仿佛还不小呢。
喜欢下雪、喜欢玩雪的女儿羡慕得直呼“为什么我一离开就下雪啊?”掐算来,最近几年的春节,女儿在家的寥寥数日,好像只有去年被疫
情阻隔才遇到一次雪呢。
P16
2021年3月2日,今天又犯了老毛病,落笔急躁了一些。开心的是,自受伤、决意涂鸦以来,已画完了一本绘本;网购的新本也已到货,将第一本封存,开启新的绘画历程。
P17
2021年3月3日,忽然想起小时候踩着半腿深的积雪打雪仗、堆雪人的童年来,也想起了“小屁孩儿”的那些玩伴和趣事儿。
最近用眼太多,视力模糊,怀疑花眼的度数涨了,到眼镜店测试,“度数没变”,说起眼前像蒙着一层浆糊的症状,店员说“累得”,建议少用眼,多休息。
P18
2021年3月4日,一夜之间春天就欢快地来了,小区院子里的迎春花、连翘花、杏花、玉兰花、二月兰...争先恐后地绽放,空气中飘着浓淡适宜的花香,枝头的小鸟儿在欢快地鸣唱,啾啾啾啾地此起彼伏,静心漫步,仿佛行走在童话世界。
P19
2021年3月6日,昨天逼着自己“休息”一天,感觉视力仿佛好了一点儿,找来一幅元素较多的雪景图临摹;细节多了,视力不好的尴尬又表现出来,只能盲人摸象一般,求个“神似”了。

P20
2021年3月10日,接连三天的披星戴月,每天站讲台4小时、来回3小时的奔波,让仍需静养的双腿疼痛又加剧了,节奏乍一改变,身心俱不适应,3天搁笔,直至周四,补上了3月10日周三计划的一幅画。

P21
2021年3月11日,LG出差不在家,我省掉了不必要的琐碎时间,海绵里挤水,一天可以画两幅图,以减轻一些愧疚感。

P22
2021年3月12日,春光明媚,软件园走走,触摸春的气息,也给自己励志;LG仍在出差,此时此刻,深夜23:30分,忙完工作的LG专程跑到女儿的宿舍区见女儿一面,拍到灯火通明的学子宿舍,女儿说“都没睡觉的复旦”,一句话道出了人生的真谛,优秀的人之所以杰出,是因为把别人睡觉和玩耍的时间用来“奋斗”;既心疼女儿的辛苦,也坚信“老天终会眷顾勤奋的人!”

P2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