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洲,又名百花汀、百花池,小南湖,在“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内,位于大明湖南牌楼对面,仅一路之隔;与老济南的缩影“曲水亭街”连为一体;这是一处碧波粼粼的小湖,面积7000余平方米,岸边垂柳临风,娇柔婀娜,水中碧莲映日,红荷争艳;水中游动着五色锦鲤,岸边游客沐浴清风,驻足戏鲤,好不惬意。据此南行,穿过“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曲水亭街,不足二三百米是著名的珍珠泉群,鱼翔浅底,清澈的泉水,经曲折的玉带河,轻轻柔柔,缠缠绵绵地汇入百花洲,再穿过鹊华桥潺潺流进大明湖中,小桥流水人家,是老济南历史的写照,也是泉城文化的集中承载地段。
古时的百花洲,比现在大很多,据说现百花洲东岸一代的民居,原为水中小岛,北宋熙宁五年,著名文学家曾巩(号南丰先生)调任齐州(今济南)知州,在大明湖上筑百花堤,小岛因此而名为百花台;岛上百花烂漫,景色宜人,曾巩先生曾撰文《百花台》赞曰:“烟波与客同樽酒,风月全家上采舟;莫问台前花远近,试看何似武陵游。”可见,百花洲曾是优雅的好去处。
现在的百花洲片区,2016年6月开园之初,便深受市民青睐;后陆续建设,旅游项目逐步丰富,最大限度地恢复了济南古城泉水人家和谐相生的历史特色。不仅尽量依原貌重修了古代邮局、报社、酒肆等,还将面塑、雕刻、鲁绣、皮影、戏曲、泥塑等文化元素展现在景点中,建了“泉水人家民俗馆”,以“家书、家教、家训”为主线,再现了千年济南的历史文化、人文地理、市井民俗;既是市民休闲的青睐之所,又每天都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前来,在古街古巷中品味老济南的泉韵和人文风情。
短暂的闲暇里,我和LG常来百花洲漫步,看小桥流水,赏垂柳依依,品一杯老酸奶,来一份荷叶醋鱼;也会与水边人家闲聊,叙一叙过去的日子和习俗;坐在水边树下的藤椅上,点一壶清茶;店家用舀子在门口的溪流中舀起清澈甘冽的泉水,煮开了,泡一杯袅袅的泉水茶,小口轻啜,用心慢品,幽幽茶香,伴着潺潺水声,心思便也驰骋出去,越过老城的上空,脑海中勾勒着诗词书画中的老济南。
前段时间在济南举办了“第五届非遗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百花洲是分会场,尽管博览会早已结束,但恰逢国庆小长假,百花洲的“非遗”却继续搭台唱戏,丰富了百花洲的娱乐项目,渲染了节日的气氛,宣传了济南的文化和泉韵,既让外地游客饱了眼福,还使年轻的济南人了解了城市的历史,愈发喜欢居住的泉城。
位于百花洲内的芙蓉馆,在各个亭子、连廊或舞台分时间段免费演出山东大鼓、琴书、相声、吕剧等,说老城唱老城,市民们围拢在自愿传承的演员身边,坐着小板凳或就地坐在石头上,聚精会神地听着不同韵律的老济南的故事,品着泉边人间的惬意生活,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笑声;旅游协会的志愿者大妈们,穿着统一的红马甲,向游客免费奉上一杯济南大碗茶,并娓娓道来亲身经历的济南的变迁,介绍老济南人的生活,自豪感溢于言表。
百花洲中的彩色鲤鱼,在清澈的池水中自在地游来游去,几只快活的鸭子,嘎嘎地叫着,滑动黄色的蹼,与锦鲤做着游戏;水中的田田荷叶,亭亭玉立,又将倩影倒映在水中,与碧绿的垂柳的影子交叠辉映;游客们岸边驻足,凭栏而立,欣赏这衣服流动的画卷。
借“非遗展”的东风,百花洲在大明湖牌楼的对面,新修了小水池,建了木质的亭子,水边亭前竖一块石头,上书“百花洲”,我喜欢的“百花洲”终于有了名正言顺的标志,登上了大雅之堂,也定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体验“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韵致。
P1
“百花洲”有了名正言顺的标志

P2

P3

P12

P13

P14

P15

P20

P21

P22

P23
雕塑
P24
老济南生活雕塑


P39

P40
志愿者的免费泉水大碗茶
P41
曲水亭街的街景
P42 泉水人家的楹联,“泉韵千.. ”,因生僻字词认识多而被我崇拜的LG认了输

P43
,请教执勤的保安,也不认识;替LG拍下来,以备日后查“辞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