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导演周兵
导演周兵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78,054
  • 关注人气:7,34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罗大伦先生的交流

(2010-09-20 23:55:37)
分类: 中医

周兵:我为什么想拍中医呢,一个是用纪录片的方式以正视听,到底什么是中医;再一个希望能帮助中国的中医传承下去。我们也想整合国际上中医学术界,之前有一个台湾朋友也想做中医,但没做起来,他给了我一个欧洲和美国关于中医的材料,看了以后很吃惊,中医在西方已经很热了。

    看了您的书,我觉得从传道的方面是最打动我的,通过故事化和人性化的细节来传播中医的文化,您这本书是目前我看到的最好的,文字特别切合年轻人。

 

罗大伦:我觉得我最用心写的是《古代的中医》这本书,写的都是医道精神,古代的文化对这些名医有什么熏陶作用。我特别希望讲讲医道,现在的人太缺这些了。

其实你们这个课题挺难的,因为中医有很多东西不好展示,理论都是嘴说的玄而又玄的东西,所以那天我就建议你们,能不能用医家来做线索,因为医家是有血有肉的,有成长经历的,有感情的行为的,所以把医学道理包在这里面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这个仅供参考。中医发展的过程,从最早的时候是很完整的,到金元以后全靠个人,每个医家分别往里面填东西,政府是很无力的,中医完全是靠个人的努力才发展起来的。

这些医家的传记都是我自己梳理的,通过名医们自己写的医案、自述,截取有用的历史信息,写出的这些名医的故事。

我看过一个韩国人拍的电视剧叫《医道》,拍的不错,把医生的精神和医道阐述的非常好。现在的医道丢失了,医生收红包的现象比比皆是,老百姓心里其实是特别恨的。

 

周兵:我们现在也在琢磨。我们片子的第一部分叫什么是中医,肯定会有故事,但中医基本最核心的东西要讲清楚。中医最基本的阴阳理论,我们会用技术来展示或提示给观众,但你还是说不清医道的问题,根本还是要用人的故事,我们要想哪几个人的场景是最让人感动的。比如名医喻嘉言下围棋的场景,还有名医繆希雍骑着马到处去报信的故事。要通过这些具体的故事去感人。

但我现在最困惑的是怎样用90分钟的片子把中医中最基本的概念说出来。

 

罗大伦:中医最基本的概念就是人体内部的气、血、阴、阳。最难说的是气。气是无处不在的,有句话是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统治血,血为气的母体;气无形,但它推动血液的流通;血液是有形的,血在脉中。

 

周兵:那经络里面是什么?

罗大伦:经络里走的是组织液,是一种液体。跟血液差不多,细胞再微细,毛细血管边上有液体,它会交换的。但现在也不能完全这么说,这个说法只是一个流派,好多人不这么解释经络。

 

 

 

 

 

罗大伦:我写的时候也是心里想着场景的。

比如李东垣和张元素学习的时候,张元素主要的观点是“人和天地宇宙是相应”的,所以我写的时候就想象他们师徒二人站在易水河边,天地特别宽广,张元素告诉李东垣人和天地是怎样。当然这是我的想象。

张元素开创了易水学派。培养出的李东垣也是金元四大家之一。

还有朱丹溪,他们的故事都很感人。(他们的故事自《古代的中医》)

傅青主是一个很豪迈、学问很大,很痴情的人,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

许叔微是“经方派”的创始人,他的故居在无锡,他这个人一辈子看病不收钱,善用经方,他写的医案都非常精彩,比较经典的是《伤寒九十论》。古代传说他看病一辈子不收钱是为了修功德,传说他做梦梦见一个白衣人问他有什么遗憾,他说我一辈子没有功名,没有孩子。白衣人就说他阴德不够,给人家看病不收钱积点阴德就会好。他就照做了。后来,他又梦见白衣人,告诉他一个口诀等等。

 

周兵:这个故事是杜撰的吧?

罗大伦:我一直认为是杜撰的,还在书里抨击这个事情,我说许叔微医德高尚,后世人用因果报应降低了他的道德水准。但是,这次我去许叔微老家考察,碰见了一些奇怪的事,让我觉得许叔微这人一辈子功德非常的大,能量场很强大。

我们去许叔微的后人的村子,16户人家有13辆轿车,非常的富裕,才知道他们都卖马山杨梅,马山杨梅是杨梅中的极品了。原来许叔微当年在马山隐居,他给他的后人选了一个好地方,现在他们生活非常好。说明许叔微的功德很大,保佑他们的后人。

说当年韩世忠会从太湖划船过来和许叔微喝酒。

所以我在写的时候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古代大家的力量。

 

周兵:我看您写的东西都是带有感情的。

罗大伦:是的,我之前也不了解这些内容,在整理这些内容的过程中是很震惊的。

比如王孟英,当年太平天国打仗时期,物价极高,老百姓都吃不起东西,但王孟英依然坚持出门给人看病,晚上回去吃着糠写医书,写出了中医最了不起的食疗书《随息居饮食谱》,我们现在但凡讲食疗,一定会提到这本书。

我当时写王孟英的故事写到这里眼泪都要流出来了,我觉得这种伟大的灵魂我们不说,现在的人都不知道了。

 

 

 

罗大伦:对,他是害怕那家人的病人晚上会有事,这是真实的,他医案里写,我不要床,你给我一把凳子就行,我也不会出声音,原话说,决不做声。但有一部分我没写,是其实晚上那家病人就出事了,但没有找他,可能觉得不好意思。第二天告诉他,昨晚果然出事了,才找他继续给看病。

 

 

我有时候在写的过程中,就会常常想这些名医为什么这么做。

比如许叔微的自序里就说到他为什么要行医,父母早逝,常恨,他对看病不收钱的自述是吾记救物唯心,余而不求回报,就是他小时候父母都生病去世了,对他的影响很大,开始发奋学医。

比如喻嘉言为什么出家,为什么办中医学堂。他出家看到人讲经,受到启发,知道医道要讲出来,所以办学堂。明代就有了中医的学堂。他还是病例的创始人。

  

周兵:有个说法医不扣门

罗大伦:这个是医学心理学的内容,你去主动给人家看病,人家会觉得你有动机。医生要主动等患者上门来找你。国外也对这方面有研究,包括对医生开什么样的车都有研究。孙思邈告诉大家,医生进人家门不要四顾看,医生要建立在患者心里的权威性。看病的时候也不要说别的话,就说跟病情有关的就好,实际上医生也需静心。这需要医生的境界很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