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播出时间:2月8日,中央四套下午4:15分播出.
唐会昌5年,也就是公元845年,唐武宗李炎在大文学家韩愈的支持下发起了一场波及全国的灭佛运动,史称“会昌法难”。
这次法难中,毁坏寺庙4万4千6百座,强迫僧尼还俗者26万500人。幽燕8州,唯有一座寺院躲过了这场浩劫。
这座寺院是当年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缅怀在战争中捐躯的将士,下旨兴建的悯忠寺,也就是今天的法源寺。1300多年过去了,这里还是一个寺庙。只是名字不同罢了。现在的人,知道这段历史的已经很少了。
今天的悯忠阁,外墙以12柱为架,以示一年12个月;内室以12柱支撑,以示一日夜的12个时辰。寓意时光流转,佛法永存。
悯忠寺建成50多年后,就被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改名为顺天寺,安禄山改名不久就发动了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后来叛乱失败,史思明急忙投降唐朝,磨掉碑文,宣称此塔是为唐肃宗李亨建造的。现在,碑文上还能看到,“范阳郡”,“史思明”,“大唐”,和旁边的字体深浅不一,这是当年被磨过的痕迹。
安史之乱后,寺庙又恢复了它原来的名字——悯忠寺。无垢净光宝塔今天已经不复存在了,只留下这块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石碑——成为法源寺最古老的石碑,已经有1200年的历史了。又过了近百年,唐武宗李炎发动“会昌法难”。有4万多座寺庙拆毁,26万僧人被强迫还俗。而悯忠寺却躲过了这场灾难。或是因为悯忠寺是唐太宗下令兴建的,似乎它与佛教无关,它以忠义之名得以延续长存。
灭佛运动中躲过一劫,却在37年后的一场大火中烟消云散。悯忠寺,初唐开始修建的一个忠臣义士的纪念碑,最终在晚唐的大火中坍塌了。
李匡威决定重建悯忠寺。重建时在废墟中发现了舍利子决定在这个位置加建一座高3层的观音阁,内置20丈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像,放舍利子于观音像前。
从悯忠寺加盖观音阁之时起,悯忠寺虽然还叫悯忠寺,但加重了观音救苦救难的意味,似乎“悯忠”寓意的“超度亡灵”,远不如佛教中观音的“救苦救难”来得更有意义。于是,如林的廊阁当中,屹立起一座百尺高阁,高大嵯峨的观音阁成为当时幽州军事重镇蓟城中让无数人翘望的城市标志。“悯忠高阁,去天一握”,成为当时幽州口耳相传的谚语。
观音阁毁于辽代的一场地震。当时,北京全城鳞次栉比的房屋像割草一般的纷纷倒下,位于城南的悯忠寺也未能幸免,霎时间变成了一堆瓦砾,这是悯忠寺继唐朝那次大火之后又一次遭遇灭顶之灾。李匡威修建的观音阁没有像他预期的那样在千百年后依旧昂然屹立,普渡众生,在这次灾难中倒塌了。
文明在战争中遭到破坏,也在战争后得以融合。法源寺在之后的日子里,就如中国的历史舞台,不断的变换名字,更换着朝代。每次寺庙被毁时,衰败,证明了一个时代的结束。而寺庙重建时,兴盛,证明了一种政治的兴起,每次朝代更替,法源寺总是带着残破的身影,迎接新朝代的降临。那些林林总总的石碑,记录的正是这些重修的故事。
法源寺历史上一个很有名的和尚,善治。他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地震后他花了近50年时间进行募捐,他的精神感染了很多僧众,他们一起将募来的每一个铜钱投入悯忠寺的建设之中,直到1098年之后,整个寺庙建筑群才得到恢复。重修的过程都被记载在法源寺悯忠阁里的这块石碑上。
这是悯忠寺历史上的唯一一次,由僧人自己募捐修建。如果,没有善治和尚,或许我们今天就再也看不到这个寺庙,这个寺庙所沿袭的精神,就更无法体会了。
而明朝的相瑢和尚重修寺庙却是另外的办法,当时,他巧妙的向司礼太监宋文毅介绍本寺辉煌的历史本末并向他讲述佛法。宋太监被他感染,慨然答应愿意资助重建,回宫后立刻找了几个太监同僚,捐钱鸠工,准备重建。这次修建实际上也就大略等于今天法源寺的格局。由此,把悯忠寺更名为崇福寺。
“崇福”这个名字,也慢慢消解了寺庙与生俱来的悲怆气息。
到了清代,却是皇帝主动修缮寺庙,并且在雍正时期更名为“法源寺”。乾隆年间,法源寺应诏再次整修,乾隆对此十分重视,竣工后,他亲临寺院,赐御书匾额“法海真源”,高悬大雄宝殿门楣。还题诗一首:“最古燕京寺,由来称悯忠。沧桑已阅久,因草率难穷。名见‘法源称’,实看像教崇。甲寅并雍正,戊戌葺乾隆。是日落成庆,初春瞻礼躬。所期资福力,寰宇屡绥丰。”
如今,法源寺仍在中国佛教领域占有着重要地位,1956年,中国佛教协会在法源寺设立了中国佛学院。这里,已成为中国佛教重要的人才之源,不断地为中国佛教注入源头活水,真正彰显了“法海真源”的深刻内涵。而中国佛学院也似当年的观音阁,成为现今中国佛教界无数人翘望的标志。
辽代在北京盖了新城,寺院被新城围住,位置在新城的东方。
12世纪,金朝把北京城重新加大。盖了一个大4倍的城,这时候的悯忠寺,在金朝的北京城里,位置就偏向东南。
13世纪,元朝又重新盖了北京城,这个城,整个的朝北移动了,这时候的悯忠寺,被抛在了城外的西南角。
14世纪,明朝的重建使整个的城向南移,悯忠寺,还是在城外面的西南角,不过离城比100年前更近了1550年,在城的南边,加盖了一个外城,悯忠寺正式被重新圈到此。
从此以后,这个古城的样子,就确定了,430多年下来,法源寺直到今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