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敦煌 和而不同

(2007-08-19 10:59:09)
标签:

人文/历史

           敦煌的文化艺术表达着一种和谐之道的人文思想,光明的精神境界就是和谐的精神境界。在敦煌的各种壁画、雕塑,藏经洞的文献中传递最多的就是 “和谐之道”。 绘画是通过画面表达他的思想,文献是通过文字表达他的思想,不管是通过什么方法,它们都在传递着达到光明和谐的一切方法和途径。而敦煌这些和谐之道的人文思想,可分为三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个层面,是人与自然如何去和谐。我们可以在敦煌的很多文献中看到,有许多都是记载着人与自然如何去和谐相处的思想和方法。在大量的道教文化经典和佛教文化经典中,有太多的地方讲述怎么去理解自然规律,了解我们身处的自然界的发展变化,同时了解我们人类如何在自然的发展规律中做到“天人合一”。虽然今天我们可以从大量的广告词和各种文章中看到所谓得“天人合一”的概念,但我想,我们很多人并不了“天”是什么?也不愿意去做深入地了解。也可能是没有能力去了解。在无法知“天”的情况下,如何去跟“人合一”呢?所以现在很多“天人合一”口号的提出都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如果把“天”理解为自然与宇宙的规律,那么我们今天的许多人不仅不认同这种规律,还在不断破坏它,毫无止境的在自然中去索取。所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如何去达到,应该从很多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中学习和汲取。敦煌遗存的文化中经典中,有很多这方面的内容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研究。比如我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等等,都可以在其中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方法和思想。

 

第二个层面,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不仅通过道家的自然无为和儒家的伦理道德可以达到,更能通过佛教的慈悲济世思想达到。敦煌壁画记载的最多的也就是这种思想的表达。比如说很多得壁画中画了很多菩萨,那菩萨是什么呢?菩萨的思想境界是“同体大悲,无缘大慈”,直接的翻译过来意思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雷锋思想。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么梦想”,也就是这个意思。它也是讲生活在不同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甚至于互不相识的人们应该善待对方,共同的和谐相处。敦煌莫高窟里所表达得很多的思想主体是想告诉我们,所有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们情感和梦想是共通的。我们比较了解敦煌莫高窟里九色鹿的故事,讲的就是人与人之间要知恩图报,不能见利忘义;王子“舍身饲虎”的故事,讲的就是奉献自我,帮助他人的故事。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壁画,讲的就是作为一个能力很强的人,如何能全心全意的去帮助身处困难和危险境界中的人,而不计回报。我想,在敦煌的很多文化经典里,要表达得是:人需要更多的去奉献于社会,帮助他人,而不是唯利是图,急功近利去满足自我的精神和物质的需要。这是敦煌壁画文献思想的精髓,直到今天依然对我们有借鉴意义。

 

第三个层面,是人与自我的和谐。最通俗的说,就是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如何保持一种心里的平衡。在敦煌的文献中,有许多如何保持心里平衡的记载。对很多的佛教文化信仰者来说这是专业的训练方法,它传承了千百年,都很有效。现在的社会,人的烦恼多,压力大,这些方法对心里辅导师和心理医生,都有很到的启示和借鉴价值。在壁画里用绘画的方式来表达人和自我的和谐。如500强盗的故事,讲的就是,浪子回头金不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故事,一个人内心思想的转变就可以从邪恶到善良,从邪恶转换到光明和谐的境界。在敦煌莫高窟里,那个著名的禅定佛的微笑就是表达一个人的内心达到了极度的平和、宁静、善良、光明之后的神态和表情。他虽然过了一千多年,依然影响着今天看到它的人。敦煌艺术和文化给我们很多的启示,我们更多的是关注自己内心的成长和训练,而不是随着物质世界的各种诱惑而起起伏伏。任何自我真正达到了和谐,真正了解了自我情绪的控制,让自己的精神里有很多阳光和善良的力量,才有可能做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和自然的和谐,这是敦煌对我们的启示。壁画里传递的千年不变的主题,不知今天到敦煌去旅游或者观光的人看到到没有?我们在舞台剧里想表达的就是人在面对名和利、爱情以及艺术时,如何去面对自己的内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