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敦煌的故事(3)

(2006-03-14 12:41:11)
分类: 敦煌在路上
春暖快花开了 敦煌快开拍了我和郭师兄要快沿着丝绸之路边走边采访 以下是我们现在的设计
 

一只铁锹,奋力地铲开层积的沙土。

随着一声铮然的脆响,半只雕塑佛像的断臂从沙土中露出来,枯瘦的手捡起它,握着看了看,再丢到一边。一边堆着的残破雕像碎块和壁画剥落碎片,显然是和等待清理的沙子一样,准备被丢弃的。

镜头拉开,道士矮小瘦弱的身躯,在洞窟中显得极其渺小,背景是精美的唐代雕塑和壁画。

菩萨沉静的面容,和王圆箓布满褶皱的脸。

镜头摇开,宕泉河岸边有成群的羊,牧羊人呆看工作着的王圆箓,面无表情。)

1900年,在中国是清光绪26年庚子,道士王圆箓已经在甘肃省敦煌县城外的千佛洞中,居住了3年。

千佛洞是甘肃省敦煌县城西南 25公里处鸣沙山上的一处废弃的石窟寺群,也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敦煌莫高窟,而当时,除了王圆箓和几个喇嘛、偶尔经过的放养人外,这里只在每年春秋两季作为集市,才会暂时热闹一下。

流沙是最大的敌人,它侵袭了所有的洞窟,在每个洞窟的地面上都覆盖着厚厚的流沙,几乎堵住低层洞窟的入口。

有的洞窟由于风沙、洪水、地震等自然力的破坏,已经坍塌了大半。

有些洞窟的地上横七竖八地堆满了坍塌的物什,几乎堵住了通往洞窟的通道。

清除这些流沙、修复大殿全都由这位矮小瘦弱的道土四处化缘、募得钱财来解决。除了在每年的庙会期间王圆禄返回莫高窟,其余的时间无论严寒酷暑,他都执着而艰难地到处云游化缘,他将募捐的钱财一笔一笔非常仔细的记在账本上,这些募捐所得全都用在了修缮庙宇之上。他个人从未花费过这里面的一分一银,过着十分清苦的生活。 

王圆禄请人清除流沙,将洞窟中的历代塑像重新彩绘,还重新塑造了一些泥像,但比这些洞窟中其他的塑像要笨拙逊色许多。王道士则沉醉于这些鲜艳的颜色和鄙俗的形象,他觉得自己在做功德,正在从事一项非常的高尚的事业。

他具有真正的探险特征:体格强壮、亲切和蔼、经受锻炼、冷静又坚定,我羡慕他的语言能力、他的自然知识和他的艺术造就……他具有旅行家的全部条件。

http://idp.bl.uk/4daction/pW34DSendPictureFromDisk/GetRecordImage/Medium/01-0000244505/0

 

斯文赫定被那些关于塔克拉玛干深处失去了的城市的传说迷惑着,无数的当地人、还有生活在新疆的外国人中间,都流传着这样的传说:那些城市里面到处都是奇珍异宝,妖魔鬼怪守卫着这些古老的财富,有人因为盗宝一去不复返,也有人侥幸归来,变成了富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