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典藏历史 |
这几天央视播着两部有关朱元璋的电视剧,去年我写的宫城记里写了他的一些事.今天再翻出了读读,有些意思
实际上,明朝北京城的改变和紫禁城的建设源于刚刚登基不久的永乐皇帝的迁都之举。永乐皇帝为什么要把明朝的首都从南京前往北京呢,我们又不得不从一场战争说起。这就是“靖难之变”。还在朱棣的父亲朱元璋当政的时候,朝野间曾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也是某一年的春节,朱元璋微服出宫,观赏风景与民同乐。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还未请人代写。朱元璋就特地为那阉猪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联意贴切、幽默。经他的提倡,春联便沿习成俗,一直流传至今。
朱元璋虽出身贫寒没怎么上过学,平日里却喜对联。有一次驾幸马苑,皇太孙朱允炆和第四子朱棣陪同,这时候有风吹来,马群扬尾嘶鸣,见此情景朱元璋出句道:“风吹马尾千条线。”并令二人对句。朱允炆的对句是:雨打羊毛一片毡。朱棣的对句则是:日照龙鳞万点金。这两个境界截然不同的对句让朱元璋“视之默然”。他极为宠爱,将继承他皇位的皇太孙对句一片凋零景象,气度狭小;而眼前皇四子朱棣的对句却颇显大气,豪情千丈,气吞万里。我们如果联系后来发生的一系列时事变故,不得不惊叹人与人在性情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往往决定着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迥异的命运。都说性格决定命运、气度决定格局,的确不无道理。不过当时三位主角正吟诗作对,风雅得紧,想必未及想到这些。
朱元璋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