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又是压抑的周二。每周二的例会大家又期待又恐惧,领导有说不完的话,同事有忙不完的工作,还有十分恐怖的“收听率”煎熬着大家……
电视人害怕“收视率”,电台人害怕“收听率”,不知道其他地方的同行们是否和我们一样,但在我们这里“收听率”就是我们主持人的命根啊,收听率下降完不成任务就拿不到奖金,主持人就靠这害死人的“收听率”过日子啦。
OMG,忍无可忍想说了,如果收听率让人信任,这会是促进节目提高很好的参考数据,可如果收听率不能代表真正的收听群体那这将误导节目的发展方向。
我不清楚央视索福瑞的调查在重庆的取样数据来自哪里,但我认为仅仅300户的数据应该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吧,难道我们做节目是为了被调查的这300户人,把这样的数据作为考核节目考核主持人的标准,那整个重庆广播死定了。
说实话我本不那么在乎收听率的,只作为参考就好,可是每周一次会议要通报,每月发工资要靠收听率,这就压力大了,大家为了收听率而奋斗没有错,可是收听率要有可信度,让我们有奋斗的依据啊。
大家或许不知道,收听率对我们有多重要,收听高的可以安稳过日子,收听低的就会被淘汰,但很多节目收听率不高并不代表节目做得不好,毕竟每个节目针对的人群不同。如果你调查的是一般老百姓,“天天630”就正好迎合了大部分的要求,每天小狗小猫的事情不断,可咱老百姓就爱看啊!但是如同“对话”这样的节目就不是老百姓都爱看的了,关注的更多是高层次的需要创业的人士,难道你能说这样的节目收视率不是很高就取消,这样的节目就办得不好吗????
这样对主持人很不公平,大家辛苦的付出,特别是电台主持人都是采编播一体,基本一个节目一个人负责,一个比一个憔悴的工作,都在想尽一切办法提高收听率。结果却不见得那么好:(哎,真想把调查公司的人拉出来问个清楚,你们到底调查了谁???告诉我们OK?男的多少,女的多少?年纪多大?都是些什么层次的人?如果收听率如此重要,那就请告诉我们啊,我们也好针对他们做节目提高收听率!!!
节目要想办下去,就靠大家支持,不管怎样我都要再次真心感谢我所有的听众朋友一如既往的支持,不管多苦多难有你们在我会踏实很多:)这周六下午的活动希望可以成功,效果好的话以后我们会长期做下去,期待更多朋友的参与!!!每次要感谢大家我就觉得自己很“词穷”,但我知道你们一定都懂我的,是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