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 |
昨天结束鼎湖峰的游览便来到了朱潭山景区,下面是昨天下午拍摄的画面。
朱潭山,与板堰村隔溪相望,南宋淳熙七年(1180年),理学家朱熹讲学于仙都,时常到此闲散,泛舟于碧潭,游憩于山野,后人遂将此潭命名为朱潭,潭边的山名为朱潭山。景区最具特色的是练溪水畔的仙堤,以及由石桥、溪水和鼎湖峰相互映衬所构成的梦幻般的湖光山色。
印象里,在晨雾中,石桥上老农背犁牵牛、老妪挑担溜狗的场景,时常出现在艺术作品中。就连仙都的宣传画也是此场景,摄影家吴品禾先生获得国际摄影大奖的作品《仙境》即拍摄于此。我们也希望今天能出现这样的镜头。可惜,今天既没有摄影师花钱聘请,也不是周末定时演出。那我就亲自上场体验一下吧。
这座石桥叫板堰矴步桥,横跨好溪,东西走向,为75孔底水位单梁凝灰岩石板梁桥。道光戊子年建(1828年),1997年重修。全长115米,宽0.6米,高0.8米。
宽0.6米的石桥下好溪水奔腾而过,遇到相向走过的人很难错身,只能同向而行。
潭边鹅卵石长堤,杨柳婆娑,长桥横亘,名为仙堤。《仙剑奇侠传》、《绝代双骄》、《杨门女将之女儿当自强》、《仙剑奇侠传3》、《轩辕剑》、《宫锁连城》、《古剑奇谭》、《道士下山》、《锦绣未央》等多部影视剧曾在此拍摄。
很多大片都是站在仙堤旁拍摄的。


隔溪相望的板堰村,民居倒影水中,如诗如画。
昨天的拍摄到此结束,还好今天就是周六,一早便乘车再次光顾这里。一进门就看到了农夫牧牛演艺提示牌(昨天没有提示牌,而且我特意问了一下天天在这里工作的景交车站管理员,她竟然告诉我说周末没有表演!我们多亏没有相信她的话)。上午9点半开始表演,我们来早了,只好耐心等待。
演员老牛正在悠闲地吃着草
演员农妇已准备就绪,过桥与农夫汇合。
演出准时开始,农夫背着犁牵着牛,农妇挑着担赶着狗,走在古桥之上,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
两人、一牛、一狗,慢慢走过石桥,均为常年职业模特,步履小幅缓慢,动作娴熟职业,间距恰到好处。背景是鼎湖峰、朱潭山,好溪风平浪静,将一切倒映水面,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山水水墨画。
演员走到对岸后稍作休息便沿桥返回

之后很快又走了一个来回才在仙堤上休息。农妇年龄大约有60多岁,身材纤瘦,头顶蓑帽,红色绣花上衣,红色鞋子。
友好的老牛和狗安静地等待着下一场的表演
经过允许我也挑起了装菜的担子,哈哈

我想去石桥上走一圈,先生担心我掉水里,坚决不允许我去。他一着急,脚下的泥水使他滑倒在地,为了保护相机将手背先着地,手背划破了皮,裤子膝盖处也弄得都是泥。

裤子上的泥清晰可见

据说可以花大约300元特意聘请演出,但比较专业的摄影师都是一大早拍摄,即使没有自然晨雾,也会有人制造烟雾,所以效果更有韵味。我们免费观看,并没有制造烟雾的待遇。演员休息的时候,游客便走上石桥,各种摆拍。
我们离开朱潭山景区,乘车来到仙都观,远远就看到了大肚岩。
走进景区,看到大肚岩下有几位正在洗衣服的村民。
走到大肚岩的另一侧,用广角才能将整个巨石拍全。
只拍一部分,大肚岩更加名副其实。
仙都观沿路风景

此石被称为“赵侯船”
从天然石洞中穿过

《道士下山》影片一开始就是王宝强在道观里,
与师兄弟们比武并最终获胜, 李雪健推开道观大门,送王宝强下山,
向他道出“一门之隔,两个世界”的真谛。仙都观(曾用名赵侯祠)正是片中的道观。
仙都观古称赵侯祠、乌伤侯庙,是缙云仙都最古老的庙宇之一。赵侯名赵炳,汉代神医,云游仙都时,适遭兵乱,瘟疫横行,便施医术为人治病。后百姓感其恩德,建祠祭祀。皇帝获悉后,敕封其为大将军和又乌伤侯。乌伤侯是因为当时缙云仙都属于乌伤县。《飞刀又见飞刀》、《射雕英雄传》等影视剧也曾在此取景拍摄。
仙都观旁边的山石则是另一番天地,招隐洞和梯云洞都隐藏其中。
招隐洞,仙都观青龙岩下之洞穴,因立地高低不同而分上下两层。
下洞高大宽敞,可容百余人,洞口之上高崖陡峭,雨天水流如瀑,晴天雨珠似帘,故称雨珠洞。相传这里是神医隐居荟萃之处,故又称神医洞。洞后石壁有扁鹊等古代八大神医浮雕,分别是秦越人、倉公、张仲景、华佗、孙思邈、宋慈、朱震亨、李时珍。

回环的山谷洞内,自然堆砌着许多硕大无比的巨石。


资料上说这堆石头的上部酷似一只天鹅,下部石头较小,形如鸟蛋,人们望形生义,取其名为天鹅孵蛋。其实我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只觉得洞内怪石嶙峋,自然天成。
此地是一个三面通风的山洞,是避暑的绝妙之处。《两个巡逻兵》、《摩雅傣》、《连心坝》、《书剑恩仇录》、《哪吒》等影视片,都曾在这里拍摄过。
沿台阶向上,走出仙都观。

有道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便是错”。
结束仙都观的游览,原路返回。

在会仙亭稍作休整后,沿步道走向小赤壁景区。


小赤壁景点位于仙都景区的入口处,临溪一面绝壁陡峭,红白相间,犹如焰火烧过,故称小赤壁。西边山巅有形态酷肖的婆媳岩、"舅轿岩"相对。内有龙耕路、大肚岩、小蓬莱、仙榜岩、八仙亭、云关等自然景观,错落有致,山水相融,构成了一幅风光旖旎的画卷。
溪边的仙人钓亭
好溪缓缓流过
西边山巅有形态酷肖的婆媳岩,镜头拉近,清晰可见。婆婆跪姿,儿媳站姿。恶媳不孝,终遭天谴,头被斩下,只剩身躯。画面真是惟妙惟肖。
此处叫“云关”,俗名合掌岩、合掌洞。相传皇帝升天时,洞南阳光灿烂而洞北云雾缭绕,由此异景常现,故古人称之为“云关”。
再看看,还倾斜吗?还差多少?
八仙亭,位于小赤壁悬崖下,八柱四角,每个角上分别塑有两个八仙神像。相传八仙常到小赤壁游憩,留下许多美丽传说。《八仙的传说》、《封神榜》、《锦绣未央》等影视剧曾在此取景拍摄。
亭名额匾为书法家沙孟海书写
小蓬莱:小赤壁前昆潭呈碧,中多奇石,簇拥叠垒,远近高低,错落有致。谭中有岛,枫树成荫,岛间有湖,微波粼粼。恍如置身海外仙山,故名小蓬莱。
好像一位巨人静观世间百态

小赤壁上有多处摩崖石刻
署名印海的“小赤壁”题刻最为显眼
过桥上岛
站在岛上才看清了小赤壁高处的“蓬莱仙境”摩崖石刻。

龙耕路,为小赤壁悬崖上横亘的天然石廊,长约4百米,宽1-3米,高2-3米。相传,东汉刘秀称帝前,被王莽军追杀至此,前临深潭、绝壁,后迫追兵,危急间有一金龙跃出好溪,在陡壁上横耕石廊一条,使之脱险,故名龙耕路。想来,国内有关刘秀的传说还真不少,去年去过的河北省井陉县仙台山就与刘秀有很大的渊源。

右侧的山峰上有“娘舅岩”,也就是儿媳的哥哥。哥哥听说妹妹名声很差,便抬着轿子去接妹妹回娘家,准备再教育使妹妹变好,不料半路上听见一声霹雷将妹妹的头劈下,哥哥瞬间石化。哈哈,婆媳故事竟然还有连续性。
结束小赤壁的游览,仙都景区内的5个景点都已经全部游完,我们乘车去往轩辕文化街。
来到缙云烧饼总店用餐


烧瓶现场制作
餐后乘车回到游客中心停车场,也结束了仙都景区两天的游览。
事后才知道,景区人员下班后,自驾车可以进入景区,当然入住在景区内客栈的自驾游客,白天也可以开车进入。住在景区内的游客,可以免费游览朱潭山、倪翁洞、仙都观、小赤壁4个景区,但如果进入鼎湖峰是必须要购票的,而且实行联票制,门票90元。车票可以不买。
明天将去千岛湖方向。
明天将去千岛湖方向。
如果您对我的游记感兴趣,欢迎点击链接阅读本人的其它游记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12265952_0_1.html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