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游记 |
上午和先生一起再次走向与停车场一堤之隔的水釜城我们一边欣赏湖边景色,一边朝水釜城的正门走去。
湖光水色,美不胜收。


水釜城南大门


从南大门到北大门是一条主街道,城内建筑风格以仿宋园林为主,亭台楼阁相间,斗拱镂空应合,小桥流水互映,一派江南水乡特色。








城中商贾云集,只是目前所有店铺都处于关门状态。



要卖些洪泽湖水产的想法也泡汤了,“蟹主任”已经“卸任”了,只待明年再上任了。




很少遇到游客,想找个人拍张合影都难。恰好路口有面交通镜子,就是显得胖了些,有胜于无吧。





我们走马观花式地在城内走着,发现水釜城内的水面及仿明建筑面积都很大,但总感觉建筑风格太过单一、死板,缺少了些江南应有的灵动。





走到最北端,也就是北大门处。

我们沿着西侧水面较多的一条路往回返。


水景交融,倒也相得益彰。




转到了昨晚来过的地方。




结束水釜城的游览,我们回到洪泽湖边。脚步并未停止,继续游览昨天没有走完的渔人湾景区。

洪泽湖大堤,北起淮阴区码头镇,南迄洪泽区蒋坝镇,全长70.4千米,堤身宽约200米,是世界上最长最宽的大堤。始建于东汉,完成于明清,加固于当今,拥有1800多年历史,2014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迎水面直立式石工墙,由6 万多块千斤重的条石及糯米石灰浆砌筑而成,规格统一,筑工精细,治水筑坝工艺达到当时世界领先水平。

望湖楼的南面,有“沉船护堰”遗址。


湖边立着一块碑,上面是沉船护堰的文字介绍:癸未年仲夏,淮河流域连降暴雨,洪泽湖水位猛涨,保护洪泽湖大堤迫在眉睫,在此紧要关头,五户渔家毅然决然凿沉渔船,阻击风浪,从而成功保护了民众安全,此事在当地广为流传。特留原迹,警醒世人:洪水来袭,当义不容辞、斩钉截铁,方保金堤永固、大湖安澜。

传说常有九条龙在九龙湾戏水,致大堤多次溃决,故曾建有九龙庙,膜拜敬香,祈求永保安澜,后因年久失修而毁。为了弘扬大湖文化,再现昔日风采,洪泽县人民政府于湖滨公园采用仿明云石圆雕,重塑九龙壁,与九龙湾南北相望,共镇淮流。九是吉数,恰好又有9位帝王幸临过洪泽,因此,人们也称洪泽为“九龙故乡”。

北面刻有《九龙壁铭记》,记录着洪泽湖的兴衰历史。

九龙壁的东侧是“大运河(洪泽段)法制文化”长廊。长廊的每一根柱子上都有关于法制文化的楹联。

洪泽湖的水质要比太湖好多了
岸边有卖煮熟的菱角,我在很小的时候吃过,一晃几十年过去了,今天自然不会放过品尝出产于洪泽湖菱角的机会。吃后感觉味道很不错。

继续沿湖边向南。这里有一个写有“悬湖”的石碑。昨天已经介绍过洪泽湖是悬湖,这里不再赘述。

北面刻有《九龙壁铭记》,记录着洪泽湖的兴衰历史。

九龙壁的东侧是“大运河(洪泽段)法制文化”长廊。长廊的每一根柱子上都有关于法制文化的楹联。

洪泽湖的水质要比太湖好多了

岸边有卖煮熟的菱角,我在很小的时候吃过,一晃几十年过去了,今天自然不会放过品尝出产于洪泽湖菱角的机会。吃后感觉味道很不错。

继续沿湖边向南。这里有一个写有“悬湖”的石碑。昨天已经介绍过洪泽湖是悬湖,这里不再赘述。

“洪泽湖”石碑

“天鹅湖”石碑。据说如果从空中鸟瞰,洪泽湖又似一只振翅欲飞的天鹅,所以洪泽湖也被称为“天鹅湖”。当然,打开手机上的电子地图,也能看到蓝色的洪泽湖水域地形图确实像一只振翅欲飞的天鹅。


一衣带水的洪泽湖渔人湾蜿蜒曲折、质朴淳美,暑期时的游人一定很多吧。

“天鹅湖”石碑。据说如果从空中鸟瞰,洪泽湖又似一只振翅欲飞的天鹅,所以洪泽湖也被称为“天鹅湖”。当然,打开手机上的电子地图,也能看到蓝色的洪泽湖水域地形图确实像一只振翅欲飞的天鹅。


一衣带水的洪泽湖渔人湾蜿蜒曲折、质朴淳美,暑期时的游人一定很多吧。

到此一游。
洪泽湖水面辽阔、烟波浩渺、水天一色。

这是另一个停车场,售货商店已经关门,屋顶上是一个大平台。


结束洪泽湖古堰景区水釜城和渔人湾的游览,还剩欢乐园没去,但我们已不是喜欢冒险刺激的年龄了,决定放弃,还有一些小的景点也就都不去了,以后有机会再说。


结束洪泽湖古堰景区水釜城和渔人湾的游览,还剩欢乐园没去,但我们已不是喜欢冒险刺激的年龄了,决定放弃,还有一些小的景点也就都不去了,以后有机会再说。



湖中小岛静谧安详。


如果您对我的游记感兴趣,欢迎阅读本人的其它游记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12265952_0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