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 |
又是一个阴雨天。
本想进游客中心拿点有关高邮旅游的宣传册,里面却只是一个售货处。
西堤运河文化公园为狭长带状用地,南起镇国寺,北至万家塘;西临高邮湖;东临京杭大运河,东西向宽度在80-200米之间。
漫步其中,看湖光水色,赏纵横船只,忆千古历史,美哉!
高邮明清运河故道是世界文化遗产。历史上的古邗沟高邮段即高邮里运河的前身。是反映大运河河湖关系的“活化石”。
高邮湖曾是古邗沟的重要通道,后因湖面风浪大,为航行安全,自宋至明清逐渐修筑分割河湖的东西堤,明清运河故道逐步形成。高邮明清运河故道北起界首四里铺,南至高邮镇的石工头,全长26.5公里。1956年大运河裁弯取直,在故道东堤外另开京杭运河,“二河三堤”形成。
运河故道里有“我爱高邮”的立体大字。
高邮湖,古名樊良湖,又名新开湖。属淮河流域,淮河入江水道穿湖,终达长江。水域总面积为760.67平方公里,仅次于太湖,洪泽湖,为江苏省第三大淡水湖,全国第六大淡水湖。一般水位5.55米深,属迹洼地型湖泊。
高邮湖湖泊长48公里,最大宽度28公里,地跨江苏省高邮市、宝应县、金湖县和安徽省天长市,其中高邮市境内湖面约占55.3%。
高邮湖因水位高于运河而被称为"悬湖"。
京杭大运河是“大运河”的一条干线,位于我国东部,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也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和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使用至今。 其南起杭州,北到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等五大水系,全长约1797公里。它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与交流,尤其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巨大作用。
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漫长的岁月里,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最后一次的兴修完成才称作“京杭大运河”。
至2012年,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山东济宁市以南、江苏和浙江三省。
高邮运河二桥
公园内有沙滩、木栈道、各种绿植,环境优美,相信在春暖花开时这里一定更美。
此时桂花正在盛开,香飘袭人,养了眼醉了心。
石纤柱遗迹
沿栈道一路向北,到拐弯处有一个港湾,是高邮湖渔民的停船、生活所在地,但周围弥漫着一股腥臭味,急忙回返。
今天发生了一件很巧的事,在日照市岚山区遇到的北京车友今天也来到了这里,好像约好了一般。
晚上我们一起散步。
明天去镇国寺旅览。
如果您对我的游记感兴趣,欢迎阅读本人的其它游记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12265952_0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