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GIO~手记 |
龙溪微微的小说出版了,应该恭喜她一下,虽然她都没有通知我,封面是另外一种风格,总归比我设计的要好看些,等以后有空了,买一本看看。
交往不算太深,给我的感觉很淑女,看完书后才发现,尽然还很幽默,看完博客后发现尽然是个玉米,有点固执的女孩。
介于版权方面的问题,我在这里摘录她小说中的一段文字,文如其人,大概可以领略一下我这位老乡高中校友的文采!

(二十三)清香岁月 疯狂童年(三)
读书的日子,摘录趣事几桩。
一.念白字。
我两三岁时,也认识了那么几百个字,可以对付着读点“狐狸和狼”之类的童话书了,不过如果想看《儿童文学》或《民间故事》,书里密密麻麻的汉字那么多,就只有不懂装懂的份了。不过这种事情我想每个小孩都会遇到的,各人有各人的绝招。我呢看书时喜欢朗读,一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就念一声“负”,比如看到“老鼠”,就念“老负”,碰到“老虎”,也念“老负”。如果爸妈在附近呢,听到我“负负负”个没完就会过来指点迷津。如果他们不在呢,我根据上下文也能碰对几个“负”,猜不对的留着以后慢慢猜。截至我妹妹两岁时,我“负”过的书已经塞满一个小柜子了。
可我妹妹小时侯就更奇了,她从小就被放在乡下亲戚处寄养,两岁时荣归故里,脸蛋通红,除了一肚子骂人的土语什么也不会,妈妈一看急了,火速贯彻“腹有诗书气自华”方针,试图利用我的成功经验来及时改造她。结果我妹妹比我还绝,在人家眼里汉字根本不是汉字,管那叫“摩托”!好不容易学了几个“人口手,上中下,大小多少”,第二天早上醒来全变成了“摩托”。
我当时六七岁左右,因为妈妈工作流动频繁还没上学,在家里自学一到三年级的课程。老妈每天给我制定学习计划,语文一课,数学一课,外加什么读读写写,想想算算,做的我头晕脑胀。然后妹妹就爬在我跟前看我写生字,嘴里还嘟囔个不停:“一个摩托,又一个摩托……”我简直要疯了:“去去去,滚一边去,小兔崽子!”她倒真听话,立马就滚了。我继续埋头苦干,半晌不见妹妹过来干扰,好奇心发作走去一看,那小兔崽子居然把我那一小柜子心爱的书全部倒在地上,一页一页哗啦哗啦撕着玩!嘴里还念叨着“开摩托,开摩托……”
“妈妈呀,我的书啊!”我一屁股坐到地上,号啕大哭。
......
三.我行我show
小时侯我很张扬,估计是好听的话听的太多了,自信心超级爆棚。
在我还没有长到可以独立跑出去和小男生们舞刀弄枪时,我被老妈拿一根两米多长的绳子拴在炕上的一个大箱子上,四脚并用爬来爬去。我们那儿过去家家都有炕,炕边上一般都会放一对大箱子,那是新娘子带来的嫁妆,箱子的木料、大小和花色直接体现了新娘子娘家的经济状况。因为我外爷的出身是富农嘛,所以我家的那对箱子色泽金黄,个头高大,煞是壮观。我天天在炕上绕着箱子活动,蹭来蹭去,难免会对这对漂亮的箱子造成一定的磨损,我妈就难免会有一定的心疼,所以就决定把绳子解开。可这样我就特别容易从炕上跌下来,为了避免我摔个头破血流,她就尽量在可能的情况下抱着我玩或监视着我的动向。可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面面相对没啥好说岂不是浪费时光,所以老妈就难免想找点事做,比如开发一下我的早期智力。所以她就开始教我背古诗,给我讲故事。据说当时那本《唐诗三百首》我可以背下来80%,剩下的大概是因为太难了她也弄不懂没法教我念。
我妈这个人的表现欲应该说是比较强的,如果有要好的邻居来串门,她就不失时机开始展示最新的教学成果,然后我就坐在炕上一首接一首地给她们背唐诗,常常上气不接下气。不过底气不足是我小时候的一个老毛病,说话一急就喘不过气来,这也导致了我在唱歌方面毫无天赋,唱一个长句子就换不过气来。比如以前唱那首《梦里水乡》吧,第一句“春天的黄昏请你陪我到梦中的水乡……”我每次还没到“梦”字就真气不足半途而废。唉提起唱歌就郁闷,不说了。
还说我的强项,背诗。看到一个三四岁的小孩上气不接下气地背出那么多诗,邻居当然会感到惊讶,然后当然会向其他人转述谁谁家的小孩特别能背诗,然后其他人就当然会跑到我家来参观我背诗,然后我当然就会来者不拒地给她们背。如是多次,我的表演欲就这样被锻炼出来了。
有一次家里来了个阿姨,以前过来听我背诗的,我以为她又想听了,就坐在炕上开始哇啦哇啦背诗。不料大人们似乎有事要谈叫我别吵,我幼小的心还很不服气呢。哼,我好心给你们背诗,居然说我吵?哼,我背的这么好,还怕没人听?于是我就走到大门外,一屁股坐在我家门口的一个石墩上,对着过往的行人和小孩大声背诗。
你能想象一个瘦弱的小毛孩,自以为会背几首古诗很了不起,坐在路口向所有的路人宣告自己的“才华”吗?我都无法想象自己当年自信心咋就这么膨胀呢?汗颜,汗颜。
不过据我现在的估计,当时背过的那些诗大概都像小燕子的“不折手断”,背是背会了,肯定没明白。不然现在我怎么一首都想不起来了呢?不,还是有一首,那么多诗我只记住了这一首: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记住它的原因是,老妈当年说:“葡萄酒你知道吧,我们每年过年都喝的那种酒,你把这首诗记住了,今年过年时允许你也喝一点。”
居然对这么小的孩子就用美酒加以诱惑,难怪我记得这么牢了。
附:我上小学后参加春游,老师叫我们歌颂美好春光,这是我的第一首诗:
春
阳春三月柳发芽,
桃花芳姿似云霞。
春雨淅沥下不停,
犹如仙女弹琵琶。
傻吧,居然也提到了琵琶,看来这“葡萄美酒”的余香还没散去呢!
托我做的封面样稿,最后没有用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