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情感倾诉重阳节·我的金婚故事(一)66年浪漫开始爱中走过

(2007-10-16 16:35:29)
标签:

情感故事

 
66年浪漫开始爱中走过

  今日人物

  韩贵堂,1921年生人

  刘月英,1917年生人

  结婚日期:1941年4月7日

  婚龄:66年

  讲述人:韩丽娜,1978年生人

  采访时间:2007年10月13日

  采访地点:主人公家里

  什么叫幸福?一对耄耋老人用自己66年的爱情为这个词作了最贴切的注释。

  在我们的这座城市里,有着这样一对儿普通的老人。他们共同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携手创造了一个拥有40口人的大家庭。在这个家庭里,礼让谦和,艰苦朴素是永恒的家训。他们宽容互敬,凭借乐观勤俭相濡以沫66载,打造了一个和美团圆的大家庭。

  1941年,一场浪漫的新式婚礼

  其实,爷爷奶奶的故事还得从他们结婚之前的故事讲起,半个多世纪前的那段故事现在看来仍然很浪漫。

  在爷爷十七八岁的时候,就常有亲友给介绍对象,太爷是个很开通的人,只要有人给爷爷介绍,他就会听听爷爷的意见,如果爷爷不同意,他便再也不过问。

  因为家里经济负担很重,爷爷自己并不急于考虑对象的问题,他希望最好能找个穷人家出身的姑娘,同时也希望对方有相似的文化程度并且有工作。爷爷当时在大连做公共汽车车务员,住在独身宿舍,每天除了工作之外就刻苦学习汽车技术,爷爷觉得有了专业技术,才可以成家立业。

  1940年的夏天,爷爷因为突然腰疼被送进当时的大连蔗农医院,经检查,他的腰部有一肿物,需要入院治疗。经过一个月的消炎,爷爷的病好了,可在住院期间一个美丽大方的护士却让爷爷的心里多了一份牵挂。

  这位美丽的护士就是我的奶奶刘月英,她每日给爷爷打针服药,精心护理使爷爷身体恢复得很快。后来爷爷在80岁高龄写回忆录时还这样评价这位可爱的护士:“她工作负责,待人热情礼貌,态度亲切和蔼,在护理上也很体贴关心我,我由感激之情逐渐产生爱慕之心。经过交谈,相互加深了了解。我出院以后,还不断书信来往,我们相互间,逐步加深了爱慕之情。”

  当年爷爷奶奶的婚礼仪式在今日看来仍然是非常时尚的。他们大胆地破除陋习,喜事新办,一切从简,不吹喇叭,不坐轿,1941年4月7日于大连西岗新开大街的一个饭店举行了结婚仪式。

  主婚人证婚人都请好了,爷爷和奶奶就在饭店用新的形式简单地向证婚人主婚人及来宾行了三鞠躬礼,并照了结婚像,这样就算结婚了。结婚仪式后,一对新人设宴招待了双方工作单位的同事和亲朋,然后乘轿车回到家乡。下车后两人向父母行了三鞠躬礼,然后设宴招待了双方亲朋和村邻亲友。

  当时爷爷的结婚礼服是借的,奶奶穿的婚纱和花冠是花两元钱租来的,照片中奶奶穿的黑色高跟皮鞋是奶奶花了一个月的工资买的惟一一样新东西。

  在艰难的岁月里,爷爷奶奶并没有因为操办婚事而给家人在经济上增添负担,更没有使双方老人为他们的婚事而操心。他们结婚后生活虽然很困难,但一个团结和睦并且快乐的家庭就此建立了。

  1978年,60多年来从没红过脸

  对于那一年的故事,几乎全家所有50岁以上的人都津津乐道,因为家里有三颗“掌上明珠”都出生在那一年。

  那一年的9月,爷爷奶奶领着一家老小从昌图农村返乡回到沈阳。全家人落脚在政法干校,爷爷重返工作岗位,在学校担任教务主任负责学校的教学工作,知书达理的奶奶尽管已经60岁了,仍然积极地投身到生产劳动中,前往沈阳制镜二厂的工作一线发挥余热。

  当时,爷爷奶奶已经有4个儿子3个女儿,孙辈的孩子4个,养家糊口的担子很重。就在那个10月的27日,爷爷奶奶的第三个孙女———我降生了。奶奶刚上班没到一个月,就跟厂长请假回家伺候月子,尽管家里生活困难,但奶奶变着法儿给坐月子的妈妈一天做5顿饭,从我降生后的第一天起,就把一份温暖的爱源源不断地注入我幼小的生命中。

  到了11月25日,眼看着我要满月的当儿,三大爷打电话来说三大娘生了,又一个孙女出生了,奶奶一面乐一面又跑回单位续请一个月的假,等妈妈带着满月的我去姥姥家“挪尿窝”的那天,刚出生的妹妹又来到了奶奶家那铺烧得热乎乎的小炕上,接受奶奶的呵护。

  只过了几天,奶奶的外孙女满月了也来到奶奶家“挪尿窝”,辛劳的奶奶又承担起了照顾二女儿和外孙女的任务。就这样,奶奶辛苦的假期从10月底开始一直休到了12月下旬。

  大约在奶奶回到单位上班的第三天,厂里举办了热烈的退休欢送仪式,奶奶作为年龄最大的职工和其他49位老人一起光荣退休了。当厂长把印有“退休光荣”的一面镜子递到奶奶手上的时候,奶奶意识到,自己参加社会工作的任务就此结束了。

  奶奶为了照顾家里,为了支持爷爷的事业放弃了好多,但是她从来没有过什么怨言。爷爷有了奶奶在后方的全力支持,获得了省级劳动模范的称号,爷爷从来都是对奶奶的付出赞不绝口。

  如今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一头银发的奶奶总是笑得好美,而爷爷就会在一旁补充,“你们奶奶最大的优点就是懂得包容和宽容,会精打细算勤俭持家,我们这一辈子60多年从来就没红过脸。”

  2007年,走过66周年二老成为全家的宝贝

  这一年,结婚照上那个穿燕尾服的英俊小伙儿已经成了银发苍苍的老人,照片上穿着华丽拖尾婚纱的美丽新娘也已成为了90岁高龄的老人,他们身体健康,心情愉快,过上了富足的幸福生活。

  爷爷在离休之后,去老年大学参加了学习,平时在家时就给奶奶粘贴剪报,奶奶喜欢读报纸上的连载,爷爷就每天认真地装订好拿给奶奶看。而奶奶仍然亲自安排她和爷爷的起居饮食,一个星期吃几次粗粮,肉馅的饺子要限量,一顿只能吃12个等等,这些生活的细节处处透露爷爷奶奶半个多世纪的恩爱之情。

  时光荏苒,家里的父辈们也都长了白发,孙辈也都纷纷娶妻生子,重孙辈的孩子也开始牙牙学语。爷爷奶奶仍然那么开通甚至有些时尚,孙子辈的孩子们的婚事他们一直主张自由恋爱,当孙子孙女们领着恋人来拜见他们时,他们都要给这些即将加入大家庭的新人们讲一讲我们家的历史和艰苦朴素的家风。

  这一年,全家人惟一的大事,就是奶奶要过90周岁生日了,这对于一个已经有40口人的大家庭来说,是重要而幸福的一件大事。

  从最初的两口之家,到现在40口人的大家庭,爷爷奶奶现在成了全家人的“掌上明珠”,无论是平时还是逢年过节,全家人都要回到爷爷家来看望他们,更何况奶奶要过90大寿,10月27日,全家人都在为这一天细致周到地准备着。

  叔叔和姑姑们在忙着给爷爷奶奶置备新衣,孙子孙女们在忙着张罗寿宴的安排。

  昨天,爷爷高兴,和儿孙几口人一起去郊区的农田游玩,奶奶在家电话指挥说要吃南瓜,爷爷就在田地里亲手摘了好多小南瓜回来给老伴。看着爷爷拿回来的丰收的果实,奶奶开心地笑了一个晚上,奶奶一直在说,种瓜得瓜,收获的时刻就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刻。

    阿阳手记

    爱是相互尊重和欣赏

  这是一次很温暖的采访,当阿阳走进两位老人的家门,一股和气美满的气息扑面而至。享受政府劳模津贴的韩老先生生活极为简朴,这个家里的每个成员都在这样质朴的环境当中过得其乐融融。

  这次采访印象最深的是,两位老人言谈间的那份默契。当阿阳问韩爷爷多年来幸福的秘诀时,他说全都得益于“有个好当家的”,老伴善于精打细算,勤俭持家,而在问刘奶奶相同问题的时候,她的满足之情溢于言表,“都是他承担一家子的生活重担,我们从来没吵过嘴,他在我心目中是最了不起的人。”

  阿阳总结他们66年婚姻幸福的秘诀,就是懂得相互欣赏,相互尊重,平等地承担家庭的责任。这样的爱,才会经得起更多岁月的考验和磨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