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位堪称伟大的母亲,她一生没有读过书参加过工作,凭借自己一双孱弱的肩膀,靠拣煤球儿拾废品把自己所有的孩子送进了校门,支撑起了几乎没有收入的十口之家。一位母亲,九个女儿,这个全部由女性组成的家庭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演绎了一部电视剧《家有九凤》的现实版。2003年7月,劳累一生的母亲离开了人世,九个女儿率一家三十口人在这个清明时节祭奠了母亲的亡灵。
妈妈,九个女儿带菊花来看您
倾诉档案
倾诉时间:4月4日
倾诉人物:赵女士
倾诉方式:情感热线
一、妈妈这辈子没有儿子,只生养了九个女儿,妈妈受苦的时候,我们九个孩子就围在妈妈的身边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她
妈妈没有儿子,只有九个女儿,我是第八个。在我小时候的印象里,妈妈是不睡觉的,爸爸还有我们姐妹九个晚上进入梦想的时候,她就坐在炕沿上给我们做鞋,早上我们醒来时,她一定是在灶上给全家人做饭。小锅里煮的是爸爸吃的细粮,大锅里才是我们和妈妈吃的面糊糊。
那时候家里困难,我们一家住在吉林辽源,爸爸在煤矿上当矿工,他的收入是全家十一口人的生活来源,因为常年干重体力活,他的身体不好,脾气暴躁,在孩子的们印象里经常打骂妈妈,不顺心的时候,无辜的妈妈就要挨他的拳头。
每到这个时候,我们九个孩子就怕得不得了,大一些的姐姐们就拉着几个妹妹一边哭一边手拉手贴在妈妈身边保护她。爸爸的拳头打到妈妈身上,她从来不反抗,只是默默地流眼泪,用自己的手臂挡住我们的身体。
妈妈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对任何事情都没有怨言,即便是在遭受痛苦的时候,也要把隐忍宽容的一面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日子在这样的困苦中继续着,在我读小学五年级的那年,爸爸因为肺癌去世了,妈妈领着我们九个女儿用手挖出了一座新坟把爸爸葬了,然后一个人承担起了这个家。
一个寡妇带着九个女儿过日子的苦是可想而知的。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妈妈缝了个布口袋每天出去拣煤球换钱,别人家孩子扔掉的破皮球旧玩具她也会捡回来洗干净,给女儿们做礼物。有一年,家里的仓房被雨淋倒了,妈妈就带着我们九个女儿就一起打泥坯,自己动手盖了漂亮的新仓房。
那时的妈妈仍然是个不需要睡觉的妈妈,在女儿们面前,她的脸上永远挂着笑容。妈妈没有文化,只会写自己的名字,可她从来没弄错过粮票布票的数量,即便在生活最艰难的时候她也没冲别人借过钱。她总是乐观而坚强,扛着布袋给我们九个姐妹一个个地送进学校,又年复一年地在每天晚上陪在我们身边看我们读书,看着女儿们慢慢长大。
二、每一个姐姐结婚时妈妈都像丢了一件贴身之物,因为每一个女儿都是妈妈的心中最不舍的那朵花儿
时光在妈妈的额上刻下了印记,九个女儿长大了,妈妈的心里突然有了那么多心事。
那一年,我们九个姐妹已经结婚了六个,家里还有我们三个最小的姑娘。妈妈整天不厌其烦地侍弄着窗台上的一盆菊花,破旧的泥盆里面三朵金黄色菊花开得正艳。妈妈说,这三朵花就是她最后的宝贝。
记得最清楚,那是七姐结婚的早晨,天刚刚亮,新娘子还有我们两个小妹都在梦里呢,就听到妈妈一声声地叹息。每一个姐姐结婚时妈妈都像丢了一件贴身之物,这样的场景我已经看过好多次了。
我朦胧地抬起头,看见妈妈正在窗前摩挲着三朵菊花当中的一朵。我爬起来一看,那个泥盆里的另两朵菊花开得娇艳,怎么就突然有一朵蔫了呢?饱经风霜、守寡多年的妈妈已经很久没有流眼泪了,这一次,晨光中我看到了她眼睛里晶莹的一闪,暗暗地叨念了一句:“唉,留不住了,只剩下两朵了。”
听到妈妈的话,我也转过身偷偷地擦起了眼泪。
妈妈老了,可依旧像年轻时候一样温良淡然,她舍不得我们一个个离开她,但却从来不像有的老人那样发牢骚,她还是那样少言寡语,她的不舍只会在偶然间才表露出一丝一毫,可她的九朵花心里都知道妈妈的心思,即便嫁出去的,也常回家探望她。
当然,妈妈手心里最后两朵花也没能留住。如今,我这个当年妈妈手中的“花朵”自己也有了女儿,我的“花朵”也已经年方二八了。在我能够读懂“花朵”对于养花人的深刻含义不久,妈妈,这个用一生来养花、育花、护花、惜花的园丁,已经长眠于地下了。
三、九朵菊花在春风中摇曳,妈妈的笑颜在花间默然绽放
那是2003年7月,我因为工作原因要搬到沈阳生活,去火车站买票的路上,妹妹突然打电话来说妈妈突然脑出血昏迷不醒。我的眼泪猛地流了下来,拼命地朝医院的方向赶,在路上我万分自责,其实我早该预料到的,2001年四姐搬家到深圳时,妈妈就伤心了好久,我这次再走,妈妈那颗爱女儿的心如何能受得了这样的打击呢?
昏迷了五天之后,74岁的妈妈没留下一句话走了……
妈妈就葬在爸爸的身边,每个清明我们一家三十口人都去看望他们,为他们扫墓,陪他们说会儿话,每次也必定要带上妈妈最爱的菊花。
今年也不例外,我们又提前来探望他们。
环顾墓园,草儿未绿,空旷的山野一片寂静,阴郁的天气更显肃穆。妹妹把母亲的墓碑擦了一遍又一遍,连名字的凹缝里都擦得一尘不染,可是已经花甲年纪的大姐还是不放心,前前后后地拿着手绢细细地擦拭。妈妈的女儿们,还有女婿乃至于再下一辈的大大小小的孩子们,都来看望她老人家了。
三十几口人都不约而同地捧来了菊花,有盆装的,有扎成花束的,好多好多,无数的菊花环绕着妈妈的墓碑,汇成一片金黄的菊海,好美,好美。
61岁的大姐拉着小妹精心挑选出最艳的九朵菊花轻轻地放在了妈妈的“面前”。我们知道,妈妈躺在菊花丛中,依旧是慈祥的笑着的,她不必再不用为她的“花儿”辛勤浇水、施肥、剪杈、保暖,再也不用害怕她的“花儿“会被风吹到,被雨淋到,被霜打到,被雪压到,也不用担心谁会“狠心”地娶走她的宝贝“花儿”了。
在她的墓碑前,我们老老少少三代人三十口都是她的孩子,我们跪在那里心中默默地祈祷,乞愿操劳一生的母亲在那个世界里幸福,安宁,我们知道,这些话在九泉下敬爱的妈妈会听到。
阿阳手记:向这位伟大的母亲致敬
在对赵女士进行采访和其后写下这个故事的时候,阿阳禁不住几次落泪了。这真的是一位值得尊敬的母亲,在困难和穷苦面前,她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悲观愤恨,而是温良地守护着自己的九颗掌上明珠,好像仙子一样,用自己出世的美丽,绘制人世间最美好的画卷。阿阳真诚地向这位母亲致敬。
到今天为止,“清明节特辑——献给天堂里的爱”的报道结束了,连续几天的情感热线差不多都是追忆缅怀亲人的主题,阿阳和各位读者一起追忆一起流泪,虽然阿阳最终记录下来的故事并不多,但是,相信在阅读我们的报道的过程中,你的哀思也得以寄托。阿阳相信虽然我们无力挽回逝去的生命,但我们可以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最后祝愿天国里的人们安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