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长股的估值体系!

(2018-08-16 09:08:51)
标签:

估值

股票

财经

pb

pe

分类: 经济学术

1.“消费升级+科技革命”中长期转型趋势:未来5-10年新的成长产业链方向。

1)成长原动力之一:产业结构优化,以消费升级扩内需

未来3年左右我国经济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将不断加快,GDP将更多地来自于服务消费的增长。尤其是医疗教育、休闲娱乐

成长股的估值体系!

2)成长原动力之二:抢占全球价值链高点,以科技革命补短板

以AI、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价值链新分工格局。我国科技股公司收入占GDP比重约14.84%,伴随政策、资金投入加大,高科技成长股长期业绩有望加速提升。


未来5-10年我国新的成长产业链主要在四个方面:

1)新技术重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如AI、大数据/云

2)新产业重在市场开拓、收入增加,如5G、新能车

成长股的估值体系!

3)新业态重在有机融合、培育动能,如三产融合、工业互联网

4)新模式重在效率提升、要素重构,如新零售、Fintech

成长股的估值体系!


2. 成长股生命周期与上涨的三阶段。

在二级市场的实际投资过程中,通常采用相对估值法进行估值,采用相对法不仅需要找到可比的公司或业务线,同时还应根据生命周期(Hype Cycle)找到可比的时间段。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进行比较,才能找准相对估值的准确定位

成长股的估值体系!

1)阶段0为主题概念期,易产生泡沫,但对于市场空间确定性较强的产品(如创新药),资本利得最为丰厚

成长股的估值体系!

2)阶段1为导入期,盈利尚不稳定,但市场需求逐步打开,商业模式明朗化,如新能源车、云计算等产业销售收入的估值参考意义更强

成长股的估值体系!

3)阶段2为成长期,盈利快速上行,是最为经典的相对估值阶段

4)阶段3为成长期逐步向成熟期迈进,该阶段盈利上行但估值下行,行业竞争基本进入稳态,成长股也逐步向价值股转换

成长股的估值体系!

3. 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公司财务和成长特性不同,应采用不同的估值方式。

对于盈利稳定的公司,P/E可作为估值参考之一,初步盈利但尚未稳定的看FCF或者 EBITA,尚未实现盈利但市场快速扩张的公司可使用P/S,收入不稳定的看微观指标(DAU等),若尚未实现收入则可参考净资产和预期未来现金流


1)PE在导入期容易失效;PB在轻资产公司的适用性较弱

2)P/S在导入期有较好借鉴意义,可根据不同公司形态选择衍生指标,资本结构特殊的公司可用EV/SALES替代;

3)因并购产生巨额无形资本摊销的公司,现金流成为重要的估值指标

4)个股与可比公司的相对P/E较其历史P/E参考性更强

5)成熟市场的成长/价值相对估值可作为重要参考标准。


4. 成长股估值溢价和折价的要素。

溢价因子包括产品稀缺性、市场容量、优势持续性、宏观环境等,而确定性是成长股最大的折价因子,受到政策环境、财务、商业模式等多重作用。不同市场Beta环境下,确定性溢价变化也会导致成长股估值中枢发生转换。

1)稀缺性:稀缺性决定公司进入的是蓝海还是红海,是否有进一步利润拓展的空间,还是在激烈竞争下处于买方市场,利润率的提升受到压制。

2)市场空间:市场空间决定销售天花板,从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3)竞争优势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持续性决定了企业的爆发力到底是昙花一现还是具有长期投资价值。包括技术壁垒、研发投入和产出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吾日悟语
后一篇:吾日悟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