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小龙之死与炒股

(2008-10-27 10:10:51)
标签:

股票

财经

武术

肌肉

李小龙

中国

分类: 成功人扯
虽然这两件事好像风马牛不相及,但作为股民,也许可以发现他们的某些联系。
  练武之人的目的是为了武功,炒股之人的目的是为了赚钱。这两件事本身都是事,值得提倡的,但为了达到目的而过分用功,甚至不择手段,陷入疯狂,最后就是过犹不及,走向反面。李小龙的突然死亡,相信除了他自己之外,任何人都很意外。就像去年屡创新高的的大牛市,突然之间变成了深不见底的大熊市,让大多数股民惨遭套牢。这就是疯狂的代价。所以,常识和自然,在任何时候都是最聪明,最有力的,人为的狂热和跃进,并不能超越自然规律的限制,其短期的效益,将危害长远的根本利益。
  作为同样是练武之人,我对李小龙的死的认识比较深刻。李小龙是生长在美国的中国人,他的文化背景应该说是西方文化大于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很勤奋,聪明而又正直的华人,他对中国武术的热爱和追求,早就了一代巨星,同时他让外国人知道了中国武术,发扬光大了中华传统文化。但是,受到他所处的环境的限制,他对武术的认识,又必然很局限和狭窄。他的弱点表现在追求世俗的强大和外表的美丽。他说:“我绝不会说我是天下第一,可是我也绝不会承认我是第二。”他对名声的在意,对其身体肌肉美的过分执着,最终毁了他自己。
  据曾与李小龙共事的人说,他生前,一天要吃一百多颗药丸,后来才感觉到,当时他的身体很棒,身上一点脂肪也没有,吃的可能就是后来体育界的禁药类固醇。当时类固醇是刚刚发明的新药,他吃的分量并不合标准,因为当时医学上对于这种药还处于摸索阶段。
  此外,为了得到漂亮的肌肉,他经常用一种高压电的肌肉震荡机。震荡机通过电线连到身体上,震肌肉速度非常快,震十分钟,就相当于平常练十小时。所以后期李小龙的肌肉非常漂亮,力度非常好。他常跟其他练功的人说:你们这么练有什么用?十个钟头都不如我练十分钟。后来这个机器在日本被禁卖。日本发表的调查是,它太过量了,破坏了人身体的神经系统和生理系统的和谐。
  炒股也一样,过分的投入,并非好事。每天盯盘,复盘,研究K线,研究公司基本面,学习炒股的书籍,天天听股评写日记,其结果大概和李小龙一样。股市的牛熊的演变,和武功的提高,都有一个自然的演变过程,人的努力可以做某种程度的改变,但不可能根本改变它。希望永远牛市,1000点到6000点再到10000点永远上涨,和希望武功天下第一,肌肉隆隆,永远是明星一样,会突然崩溃。
  股市的一个牛熊周期一般需要数年,练武之人也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慢慢锻炼,让身体成长,内外兼修。俗话说,学太极拳要三年划道,三年盘架子,三年打拳。如果你想超越这个规律,猛烈狂练,你必然练出毛病,甚至受伤。
  人的能力再大,也无法超越自然。人的判断再准确,也无法完全把握未来的发展。就像你看到的东西,并不是自然届存在的所有一样,你认识到的东西,也并不是完全正确。你必须时时刻刻的以平常心自然的对待自己和外界的变化。李小龙练武过于执着于外表和短期的力量肌肉的增长,没有认识到看不见的内力的重要作用,是急功近利的表现。而炒股急于赚钱,不停的买卖,追涨杀跌,也是迷失于金钱,失去自我的表现。如果李小龙是我的徒弟,我会让他放弃短线,转为长线,修炼内功,达到健康于力量互相促进的目的。其实,内力虽然看不见,虽然增长慢,但它可以持续不断的增长,可以超越肌肉骨骼的力量,成为更强大的力量。这才是武学的最高境界。明白色即是空,钱财如流水,放松自然,才能最终达到武学的天人合一,力大无比的目的。而炒股,明白若想得到必须放弃的,才能长期存活于股市。

 
不知道股市里们的高手都是什么特点,但估计比较平淡一些吧,股市里大风大浪见多了,基本上就很少冲动了。但在风险大的股市里要完全做到平常心,对任何人来讲,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就我认识的武术高手,也是比较有特点的。过去的老人们也许没有上过学,不识字,但人都很聪明,知道很多基本的哲理和故事。比如我第一个师傅,比如魏树人老师,李和生老师。李老师是大学的医学院院长,精通中西医,算是特殊的。
  一般来讲,人的阅览越多,思考的面就越广,比较容易找到正确的答案和方法。开始学习武术时,像新股民,只是模仿和闷头做。知道些东西,记得些套路后,就需要有正确的方法了。方法不正确,你练十年武,炒十年股,还是不行。而一般学武要想学到真东西,只能找大家,不能随便找个人学。老师的水平,基本决定了你的今后的高度。像很多武术学校,就是请几个有名的老师,或者什么比赛的冠军,并不一定是有真才实学的。
  另外,难的是如何判断他的水平高低。只有高手才能明白高手低手。俗手庸手不可能明白高手的,因为他根本看不明白。我在天坛公园看到一个老师带着一大帮学生打陈式太极,可是连老师都打的不对,学生如何能学好?在他们旁边就是我的老师在教拳,一比较简直是天壤之别,但不明白的人在眼皮底下也不明白。就像炒股票,如果你的思维阅历等跟不上,往往人家告诉你怎么做,你也不明白。而打拳的微妙细微之处及内里的运行变化,简直是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灵性和悟性。所以一般来讲,一个名师,能出一两个好徒弟,就不容易了。而学校教武术,就像工厂生产零件,一个规格,很难超越老师的水平。相反,那些天资并不太好的普通人,因为阅览的关系,也许能更深的理解武学,并得以出类拔萃。基本上,学武的人,因体质不同,弱点各有不同,老师需要个个的单独指导。同样,炒股也是如此,个人的阅览特点不同,做法也不一样,基本上没有完全一样的操作,都是他个人对客观环境的认识决定的。如果你完全照搬巴菲特的做法,在中国也许就是个大白痴。
练武和炒股的另一个相似之处就是:人多的地方要避开。
  一般的人的看法和想法比较简单,不愿费力气往深处想想,人云亦云,图省力往人堆里挤。有自己的想法,按自己的想法去做,是成功的第一步。看到那里人多挺热闹去凑个数赶个时髦,没有用。连论坛也是如此,记得去年今年闽发曾有许多大热帖,最后都证明是错误的,所以独立思考,将本事练到自己的身上去,才是根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