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危?谁的机?--有感金融危机.
(2008-10-20 10:43:37)
标签:
财经经济谬误金融晰弥天大谎 |
分类: 基本面 |
大多数人宁死也不愿意思考.
---罗素
---罗素
真理很朴素.
资产与货币,供给与需求.
大趋势的分析,就是分析针对通货膨胀的后果,是缩减货币,还是制造更大的膨胀来掩盖本次.
从历史看,人类的货币幻觉,总是倾向于制造更大的,来获得数量上的幻觉,那么,有意图,能否奏效就是关键.
别的细微,均可以省略掉.
质疑之一:金融战与阴谋论
这类说法违背了最基本的逻辑.最准确的说法是国家的说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平等\互利\合作\依存关系.
以刘军洛的视角,中国就象个小散户,应该买这个,应该买那个,这个推理,从逻辑上根本说不通,因果因果,没有当初战略合作之因,如果来今日的果呢。假如不搞战略合作,我们加入WTO几乎可以预见不可能,那么这几年根本就积累不了外汇储备,又何来外汇储备如何亏损一说呢?
这类说法违背了最基本的逻辑.最准确的说法是国家的说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平等\互利\合作\依存关系.
以刘军洛的视角,中国就象个小散户,应该买这个,应该买那个,这个推理,从逻辑上根本说不通,因果因果,没有当初战略合作之因,如果来今日的果呢。假如不搞战略合作,我们加入WTO几乎可以预见不可能,那么这几年根本就积累不了外汇储备,又何来外汇储备如何亏损一说呢?
困惑来自于:程度感和分寸感.
每个人的困惑,我感觉都可以归结于此.
哲学中对于矛盾论的论述,值得仔细学习.
每个人的困惑,我感觉都可以归结于此.
哲学中对于矛盾论的论述,值得仔细学习.
至于舆论,质疑和反思的角度在于:
引用某个二战元首的话::“群众对抽象的思想只有一知半解,所以他们的反应较多地表现在情感领域。情感宣传需要摆脱科学和真相的束缚”。“如果撒谎,就撒弥天大谎。因为弥天大谎往往具有某种可信的力量。而且,民众在大谎和小谎之间更容易成为前者的俘虏。因为民众自己时常在小事情上说小谎,而不好意思编造大谎。他们从来没有设想编造大的谎言,因而认为别人也不可能厚颜无耻地歪曲事实……极其荒唐的谎言往往能产生效果,甚至在它已经被查明之后”。
引用某个二战元首的话::“群众对抽象的思想只有一知半解,所以他们的反应较多地表现在情感领域。情感宣传需要摆脱科学和真相的束缚”。“如果撒谎,就撒弥天大谎。因为弥天大谎往往具有某种可信的力量。而且,民众在大谎和小谎之间更容易成为前者的俘虏。因为民众自己时常在小事情上说小谎,而不好意思编造大谎。他们从来没有设想编造大的谎言,因而认为别人也不可能厚颜无耻地歪曲事实……极其荒唐的谎言往往能产生效果,甚至在它已经被查明之后”。
程度感:
索罗斯的话:在谬误开始的时候进场,在谬误被发觉的时候离开.
既然有谬误,就有正确的。或者说相对的正确和谬误.近似的正确要强过精确的错误.
为了获取投资的确定性,在错误的方向上精益求精,力图以知识弥补不安全感,这需要对程度感的把握。
分寸感:
往小里说,是资金管理的理论源头,往大里说,是周而复始,否极泰来.
索罗斯的话:在谬误开始的时候进场,在谬误被发觉的时候离开.
既然有谬误,就有正确的。或者说相对的正确和谬误.近似的正确要强过精确的错误.
为了获取投资的确定性,在错误的方向上精益求精,力图以知识弥补不安全感,这需要对程度感的把握。
分寸感:
往小里说,是资金管理的理论源头,往大里说,是周而复始,否极泰来.
一些谬误:
以解决就业为理由和目标通货膨胀,带来的却是失业.改革因慢慢提高人的预期和胃口开始,到预期和胃口无法进一步满足而停滞或失败.
真理,或者说客观的东西,因为不得民心而被人从情感上回避.比如,经济危机,从某个方面看,是富人无法赚到钱,而跟穷人无关.所以,这是谁的危,谁的机?
以解决就业为理由和目标通货膨胀,带来的却是失业.改革因慢慢提高人的预期和胃口开始,到预期和胃口无法进一步满足而停滞或失败.
真理,或者说客观的东西,因为不得民心而被人从情感上回避.比如,经济危机,从某个方面看,是富人无法赚到钱,而跟穷人无关.所以,这是谁的危,谁的机?
凯恩斯的话:
推翻社会的现有基础,最阴险,最可靠的办法莫过于败坏其货币,这一过程会使经济法则中所有隐蔽的力量参与到破坏的一方,以一种几乎谁也觉察不到的方式完成此事.
将此做一个个人的推演:
毁灭一个人,最阴险,最可靠的办法莫过于以拯救之名来混乱他和动摇他的原则(即使他是错的,因为这种混乱,也不一定就能让他变成对的).
哈耶克说权力::“即使行使权力的人动机十分高尚,由于他无法掌握许多个人根据变动不居的信息分别作出的决定,因此他也难以为目标的重要性等级制定出公认的统一尺度。所以,即使是一心为民造福的权力,其范围也是应该受到严格限制的。
推翻社会的现有基础,最阴险,最可靠的办法莫过于败坏其货币,这一过程会使经济法则中所有隐蔽的力量参与到破坏的一方,以一种几乎谁也觉察不到的方式完成此事.
将此做一个个人的推演:
毁灭一个人,最阴险,最可靠的办法莫过于以拯救之名来混乱他和动摇他的原则(即使他是错的,因为这种混乱,也不一定就能让他变成对的).
哈耶克说权力::“即使行使权力的人动机十分高尚,由于他无法掌握许多个人根据变动不居的信息分别作出的决定,因此他也难以为目标的重要性等级制定出公认的统一尺度。所以,即使是一心为民造福的权力,其范围也是应该受到严格限制的。
参考:http://222.77.182.240/Article/1000/S/314879
前一篇:技术分析方法的应用与市场分析环境
后一篇:跟美女上床的秘籍与次贷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