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很有艺术性.......

(2008-09-25 14:25:48)
标签:

证券

财经

涨幅

指标个股

中国

股票

分类: 成功人扯

    纵然是92年开始就闯荡A股的老手,面对如此疯狂的下跌,也感到了逼人的寒意。这种跌法对中国而言真是“史无前例”,这一代的股民算是“有福”见识过了。就算92,94年也曾有过类似走势,但那时候的中国股市是个“超级小盘股”,无论是虚拟总市值还是实际流通市值都无法和现在相提并论。因此,将本次下跌过程称为国内的“史无前例”,当之无愧啊。
  
  998起来的牛市,上涨几乎是一口气完成,最大下跌也就是5.30的20%略多,最终涨幅大约6倍。个股可就精彩了,有累计仅有3倍涨幅的(累计涨幅不但先低于大盘一倍,例如长城电脑,且目前股价早已跌破998点),也有100倍累计涨幅的(高于大盘17倍,相当于股指10万点,例如山东黄金、茅台股份、中国船舶等等。。。。)。以上都是举出的极端个例。
  
  “艺术”在于“对称”。将本次大熊市的K线倒立过来,看看和998点起来的大牛市是不是看起来很眼熟:)
  
  6124点至今的下跌途中,其中的4778点反弹到5522点,差约10%接近历史最高,反弹力度15%。这一段对称于当年998见底后从1223点回档到1067点,几乎接近2245那次熊市见底最低位998点,跌幅12.7%
  
  5522点下跌到2990点,倒过来就是1067涨到1695点,熊市下跌是5522-2990跌幅等于 45.8%,牛市对称本段涨幅是约60%(1067-1695)。所不同的是当年5.30涨印花税那次和本次2990降印花税,在时间段上出现差别。亦即本来下跌到2990这一段应该等同当年牛市涨到4335这一段,但中间调了一段。
  
  降税后,2990反弹到3786点,反弹涨幅26.6%,基本上是本年截止目前为止最具可操作性的一段反弹,期间大量股票反弹力度超过40%,但时间太短,不符合“中级反弹”的时间需求和“中级反弹”指数至少40%反弹力度的需求。“中级反弹”的特征要么是牺牲时间用40%左右反弹力度代替时间,要么是反弹周期达到3个月以上但力度减弱可以低于30%。这个时段本应对称于当年的5.30升税4335点跌到3404点,但因为过程提前调动了一下,所以,3786下跌到目前点位(或者更低)就是2007年2月6日2541点涨升到6124点的过程。目前跌幅自3786开始计算,跌幅已经超过50%,对称于2541涨升到6124点,涨幅超过100%这个过程。
  
  2007年2541那次开始的主升浪,期间受到5.30的阻挡,但最终依然涨幅超过100%,涨幅达到140%。如果完美对称3786点开始的下跌的话,跌幅应为58%,亦即本段最大下跌将在1580附近止跌。
  
  另有一个主流现象是很多股票都是5.30之后基本见顶,即便大盘后市再创新高亦没有超过那次高点。部分超过的涨幅亦远低于大量蓝筹股。如果把这个时段反过来,那么这次大盘应该还有一次大蓝筹大杀指数但大量非指标个股开始先筑底的过程。目前来看,泥沙俱下,还谈不上“大量股票”已经开始拒绝新低,因此,这个过程目前仅仅是初露苗头开始。例如银行股已经开始杀指数,而中石化等指标股还在降税利好附近的位置,有望担起将来指数再下一城的“重任”。
  
  一次性杀得越狠,未来就弹得越高。2年内,指数应有再见3700点附近的机会。极端性是新高走势,但目前不做考虑。
  
  目前的煎熬有两点。
  1. 非指标超跌个股何时不再跟随指数起哄下跌
  2. 蓝筹股何时开始全面性大杀,将指数直接带到1500点之下。
  
  如果1700之上就有一次很好的反弹,力度将超过40%,反弹点位在2400-2600附近,大量低价超跌股翻倍,指标股弹升力度会远低于非指标股,那么这个“对称艺术”过程将完全完美。反弹完毕后,下一波大杀带来的结果是指标股严重新低,非指标股仅跌回到反弹起涨位置或者稍破新低。如果在1500点之下才有反弹,则调整已经基本一次性完成,后面将是长达2-3年的1300-4000间的大幅波动,超级两极直线单边市将在随后2-3年内终结,改为有限度的波动,恢复本质。
  
  人性的贪婪难有极限,单边市中的涨可以无限贪婪,跌亦如此。
  
  我的忠告:阶段性放弃还在高位的基金重仓股,阶段性放弃之前涨幅远远超过大盘的品种。基金仍然看空做空,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的票还在高位,因此指数角度上而言,将来不可避免还有新低。随便说两个票,例如茅台,例如中信证券,现价再跌50%基本没有悬念。它们是下一波杀指数和影响市场信心的主力品种。持有以上两票的不要骂我,我说涨的可能不太灵,但说要暴跌的向来是乌鸦嘴,但是善意。不说多了,你就看看作为周期性行业的券商股中信证券,在2007年1800点时期是什么价格(前复权),当时大盘成交量又是多少(这一块仅仅针对其经纪业务),如果还有自营,也难以独善其身。总部在上海的某券商目前自营浮动亏损已经接近20亿。一叶知秋,你就可以自然测算出券商股现在价格的高低。
  
  接下来会慢慢和大家探讨本次下跌的主要动因。先说个结论,个人认为大小非绝对不是唯一原因,他们只是起了一个推波助澜的效果。且大量大非目前并没有出货,反而有部分在增持。而大量中小投资者,只是这次阴谋变革中的牺牲品。

 

  终于救市了,指数表现很热烈,多数人却高兴不太起来,因为竟然有超过70%的品种低于目前大盘反弹指数涨幅。
  
  央企成为热点,主力当前明显是主攻指标股,让指标股直接抬起指数,指数反弹力度已经达到30%,多数指标股甚至短期连第二个跳空缺口都不愿意回补,指标股目前累计反弹涨幅大都在40%-50%,而整体市场有超过50%的品种竟然在这样的指数强势中已经回补掉了第一个缺口,有大约10%以上品种创出新低。
  
  我向来只看“赚钱效应”来确定反弹力度。指数反弹空间本身就不很大,如此急吼吼拉起指数,却看不到市场明显的赚钱效应。多数投资者即便看对这次反弹机会,如果买的不是早前的权证和指标股,目前亦高兴不起来。
  
  这次反弹走势表现异常,概括说就是“指数看上去很美,个股心里很苦。”
  特征有些像2006年底以前的指标股行情,当时指数直接从1541涨到3000附近。大量非指标个股几乎原地踏步。当然,那是牛市。
  
  现在是熊市,我想各位没有异议。正常的熊市中反弹通常是尽量调节指数涨幅节奏,即便是指数只有30-%50%反弹空间,也不会一口气到位。这样期间会出现涨几倍的个股,市场才会表现非常活跃,形成赚钱效应,以便延长个股炒作周期。
  
  现在的情形,仿佛就是为了救指数而涨指数。
  不夸张的说,之前买ETF都比现在50%以上的个股反弹力度高。
  
  啥时候改变这种状况,我对反弹时间周期才看得更长。
  毕竟对多数人来说,这次反弹没有减亏效应,更何谈赚钱效应。

 

(作者:小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