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人民日报》发表重磅文章后股市表现
(2008-07-22 11:49:42)
标签:
证券股票《人民日报》上证指数中国 |
分类: 成功人扯 |
历年《人民日报》发表重磅文章后股市表现
2008年7月14日 《人民日报》第14版"财经纵横" 《全力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
这组报道总标题为《全力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共分五篇,除一篇言论--《稳定的力量从哪来》(金海观潮),还逐条分析了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提出的稳定股市的四条措施 。
当日上证指数报收2856.63点 上涨21.62点,涨幅 0.76%。
2008年4月7日 《人民日报》第14版"财经纵横" 《股市怎样走出大起大落》
该组文章针对中国股市方方面面的问题,着重提出制度建设的问题,指出股市相关制度的缺失已经影响到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当日上证指数收3599.62点, 上涨153.37点,涨幅4.45%。
2008年3月31日 《人民日报》 第14版"财经纵横" 《完善资本市场税收政策》
这组报道认为印花税是调控股市有力之手,并引述专家意见对"调与不调"进行了探讨。
当日上证指数收3472.71点, 下跌107点,跌幅3.00%。
2008年2月4日 《人民日报》第 14版"财经纵横" 《再融资也得立规矩》
该文针对平安再融资展开讨论,建议监管部门应当对上市公司再融资在制度层面上做更详规定。
当日上证指数收4672.17,上涨351.40点,涨幅8.13%。
2007年7月21日 《人民日报》 第2版"国内要闻" 《中央祭出组合拳股市不会剧变》
该文针认为打出"二率"齐动的调控组合拳,不会使运行趋势发生重大改变,不会造成市场剧烈波动。
2007年7月23日,上证指数收4213.36点,涨154.51点,涨幅3.81%。
2007年5月2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第5版 《克服制度性障碍 央行连出重拳能否抑制"过热"》
文中指出股市投机气氛重新显现,股市的投资热情高涨,正是我国投资过热的表现之一。
该文当时并未引起股市较大震荡,仍为持续上涨,直至"5·30"出现。
2007年4月1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头版 《中国股市还能涨多高?》
该文指出一季度新增开户股民就超过500万户,这些新手根本没有做好亏钱的准备,买入卖出完全是人云亦云,在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
2007年4月16日、17日、18日上证指数一直徘徊于3600点左右,直至4月19日受宏观调控与其压力,上证指数报收3449.02点,下跌163.38点,跌幅4.52%。
2007年2月12日 第14版《对症下药 灵活操作》
文章黑体字着重强调的一段提示,"在被动投放基础货币的情况下,利率工具并不能发挥吸收市场流动性的作用。利率工具一般在影响市场需求上会发生作用"。
此文发表后,上证指数多日振荡上行,直至春节前最后一交易日2月16日,盘中突破3000点整数关。
2005年7月4日 第13版 "经济周刊" 《白话股权分置改革》
在中国股市跌穿千点、最低至998点时,《人民日报》发表此文支持股改,股市随后再次探底确认未创新低后,牛市开启。
2002年12月14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 第7版 《业内专家认为:中国股市将迎来大牛市》
该文采访了上海福卡经济预测研究所所长王德培,文章指出中国股市所处的外部经济环境也已经发生了改变,随着对市场经济基本要素的改革,表明证券市场一个时代的结束。伴随上市标准的改变,一批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公司进入证券市场,必将带来从未有过的大牛市,大牛市的拐点将在一年内出现。
此文见报后第一个交易日12月16日,股市止住连日跌势,上证指数报收1409.94点,经历最后一跌后连升两波,最高升至2003年4月16日的1649点。
2001年11月10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 第5版 《中国股市能不能推倒重来》
该文三问指出,如果现在我们不善待股市,宏观经济将受到强烈报复。
此文见报后,股市随即反弹至1776点。止住了凶猛的跌势,逐渐企稳,避免了崩盘。
1999年6月15日 《人民日报》头版 《坚定信心,规范发展》
这篇文章署名为"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认为,5月19日以来,调整两年之久的中国股市开始出现了较大的上升行情,反映了宏观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和市场运行的内在要求,是正常的恢复性上升。并指出证券市场的良好局面来之不易,各方面都要倍加珍惜。
此文发表后,股市随即出现大涨,从6月15日的1387点启动,6月30日最高达到1756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