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M2增速减去GDP增速等于CPI涨幅

(2008-06-30 10:28:42)
标签:

爱在中国行

经济

财经

cpi

gdp

m2

中国

分类: 基本面

  可以这样算吗?呵呵,感觉不错,多了解点多点思考应该是不错的。
  
  央行2008年M2货币供应增长16%,前几年一直都是16-17%左右。
  而GDP增速前几年是12%左右,今年可能只有9%的样子。
  这样CPI涨幅,前几年是4%,今年达到7%。
  
  增发过多的人民币无法推动GDP的进一步增长,最终被迫参与社会货币量的增加,导致物价水平的总体上升。
  
  但为何要保持如此高的M2供应呢?
  通过货币数量的增加可以有效的对冲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而且中国是个大国,内地发展落后,也需要大量的货币供应来增长经济。
  
  但是市场经济的流通作用使得多余的货币涌入资本市场,沿海城市,各种投机领域,财政收入。。。。。总之,货币的数量控制和价格控制都无法起到作用。
  最终这一轮通涨风将更长时间的延续。
  
  而对资本市场来说,始终处于漫长的调控过程中,股市有望实现漫长的软着陆趟底过程。楼市同样处于高位盘整,难以大幅度下跌。

 

  德国人经历过二战前的恶性通涨,他们对通涨深恶痛绝。但即使这样,战后也有个西德总理喊出“宁要5%的通涨率,不要5%的失业率”的竞选口号。
  
  中国的经济不能停,所以只要尽量控制住通涨在社会心理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哪怕是计划手段调控。也要努力放松银根,促进经济增长,雇佣更多的工人。
  
  这也意味着,人民币的外升内贬过程,外升始终都有一个终点,而内贬恐怕将延续更长时间。
  或者说媒体号召投资手段中,要跑赢CPI,但是实际上应该只有跑赢M2增速才算赢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