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持续形态---价格通道(Price Channel)

(2008-06-06 00:35:48)
标签:

爱在中国行

股票

财经

趋势线

轨道线

支撑线

通道

分类: K线指标

持续形态---价格通道(Price <wbr>Channel)

价格通道是一个持续形态。由两条同时向上或者向下的平行线组成分别称为上轨和下轨,其中一条为主趋势线,表示目前价格的运行方向,另外一条为通道线,与趋势线平行。上轨可以视为压力线,而下轨为支撑线。在技术分析中,价格通道分析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持续形态---价格通道(Price <wbr>Channel)

当上轨与下轨的倾向方向向下时,我们可以称其为熊通道。当两条轨线向上倾斜时,我们称其为牛通道。

1、主趋势线:确定价格通道关键是首先要确定主趋势线。在价格走势图上至少需要找到两个波峰(下降趋势)或者波谷(上升趋势),通过这两点画出主趋势线。这两点确定了目前的价格向上或者向下的趋势和通道的倾斜度。对于牛通道来说,主趋势线向上方延伸,对于熊通道来说,主趋势线是向下倾斜的。

2、通道线:通道线是主趋势线的平行线。找到主趋势的一个折返走势的低点或者高点,沿着这个低点或者高点作出一条与主趋势线平行的直线,就是通道线。理想情况下,通道线最好能接触到两个折返走势的低点或者高点。在牛通道中,这条通道线,也就是上轨,起着压力的作用,而在熊通道中,这条通道线,也就是下轨,则起着支撑的作用。

3、牛通道:只要价格在通道中不断上升,便可以认为趋势是上涨的。当价格的继续上涨不能到达通道线(上轨)便下跌时,那么就发出了一个警告。当价格进一步跌破趋势线时,可以作为趋势停顿或者趋势反转的确认信号。如果价格突破上轨(压力线),则是一个牛性的表现,表示上涨正在加速。

4、熊通道:只要价格在通道中不断下降,便可以认为趋势是下跌的。当价格的继续下跌不能到达通道线(下轨)便回升时,那么就发出了一个警告。当价格进一步升破趋势线时,可以作为下跌趋势停顿或者下跌趋势反转的确认信号。如果价格突破下轨(支撑线),则是一个熊性的表现,表示下跌正在加速。

在牛通道中,一些交易者会在价格回撤到趋势线(下轨)时买进,在熊通道中,一些交易者会在价格反弹到主趋势线(上轨)时卖出。与其它价格形态一样,价格通道的买进卖出同样需要结合其它技术分析方法来确认买卖信号。价格通道的上下两条轨道线成为价格后市波动的重要支撑线和阻力线,价格通常会在接近或触及两条轨道线后遇阻力或遇支持力而产生反向运动,直至趋势产生逆转。需要注意的是,主趋势线在趋势逆转之前不会被穿破,而通道线经常会被略为穿透。而一旦主趋势线被穿破,就可以认为价格趋势已经逆转。而且,主趋势线被穿破后,价格通常会在短时间之内对其进行反扑(或称为回抽、反抽),但一般只是对穿破进行确认,价格很难再返回通道之内。值得注意的是,通道的轨道线被穿破后,价格通常要上升或下跌相当于通道宽度的距离,这也就是价格通道的目标量度功能。

案例:

持续形态---价格通道(Price <wbr>Channel)

CSCO在1999年的走势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11个月的牛通道。

1、主趋势线:通过99年1到3月间出现的两个折返走势低点(绿色箭头)画出了主趋势线,此后在4、5和8月份出现的折返低点都落在主趋势线上,对这条主趋势线进行了确认。

2、通道线:通过2月初的高点作出主趋势线的平行线,这就是通道线了。

3、牛通道:在4月中、5月末和8月中,当价格回落到主趋势线时都提供了比较好的买入机会。而价格到7月才接触到通道线(上轨,红色箭头)。9月份上涨的一个高点没有到达通道线(蓝色箭头),但是只是差一点点,因此意义也不是很大。

4、12月份价格突破了通道线(上轨)的压力,标志着上升趋势的加速。一些分析可能会认为这个加速为过度上涨,但是此后的走势力量很足,需要结合其它技术分析进行研判。不过,由于通道线被突破,至此原来的价格通道就实效了,但是原来的主趋势线仍然有效。

技术分析理论认为,价格沿趋势运动,并且其运动趋势反映了一切市场因素。因此,不同级别的通道反映股价在不同的时间段里按照一定的斜率和波幅进行有规律的运动,并且,一切影响价格趋势的市场因素都已经反映在这种规律性的运动之中,直至市场因素发生改变,价格通道就会被破坏。当然,不是所有的价格波动都沿着标准的价格通道运行,大盘指数容易形成价格通道,交易活跃的股票比交易冷清的股票价格更容易形成标准的价格通道。价格通道一旦形成,对价格趋势是否逆转的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